本报讯(见习记者张 蔷)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旅游市场扫描报告,在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监测数据中,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累计接待游客151.56万人次,14个热门景区(点)共接待游客85.62万人次、实现营收5089.55万元的亮眼表现,位居第三,交出了一份人气与效益双丰收的文旅答卷。
这份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度假区多年来在业态培育、服务提升、模式创新上的厚积薄发。近年来,度假区始终坚持“创新与资源禀赋深度融合”,推动新业态、新场景精准落地。假期里,窑湖小镇策划了“一厨好戏 窑火不熄”主题活动,将流量乐队的现场演唱与传统龙窑开窑仪式相结合,更重磅推出《飞鸟之约》首秀,成为假期里的“顶流”;雅达·阳羡溪山小镇金秋灯会凭借高跷巡游、音乐舞蹈剧等高人气节目,累计吸引15.9万人次打卡。同时,景区提档升级效能集中释放,假期中,宜兴国家森林公园“森之谷家园”全新开放,成为亲子家庭首选地之一,接待人次同比增长5倍;宜兴竹海风景区推出五宝NPC互动活动与“云汀西餐厅”新场景;善卷洞风景区则打造“一路向爱”主题市集与萌宠互动项目,多元体验让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游览感受更优。
景区聚流量,乡村留客源。度假区以“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一村一品”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多点开花,承接景区外溢效应,形成“景区—乡村”联动共生格局。假期期间,度假区内8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21.03万人次,同比增长93.65%,其中龙池村受窑湖小镇辐射带动,接待人次同比增幅高达121.47%。乡村新业态更成为“网红爆款”。假期里,廿三湾焕新场景后,接待游客量较去年翻番;Nest咖啡、风隐居、山也聆风等乡村休闲空间凭借独特山水景观,累计接待消费者超5.5万人次,营业额突破200万元,让“山水间的微度假”成为游客新选择。
将客流转化为消费力,供给侧协同优化是关键。近年来,度假区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构建“区、镇、企”三方联动机制,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营销端坚持“全区一盘棋”,以上海为中心精准辐射周边客源市场,扩大游客覆盖面;产品端围绕不同群体需求打造差异化体验,完善价格体系,吸引更多类型游客;服务端精益求精,从提升酒店民宿品质,到优化停车接驳、加强交通疏导、加密环卫保洁,再到动员志愿者参与服务,全方位营造宾至如归的度假环境。(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