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之成为引领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理论灯塔和思想旗帜。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性,始终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工作和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交通运输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定位和推动。充分发挥“三省通衢”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公铁水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外联内畅、城乡共享的交通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着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理念,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我们交通运输部门将始终牢记服务人民、服务大局、服务基层,切实关注群众呼声,坚持共享发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理论运用到破解交通发展难题和解决民生问题中去,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成为交通运输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
三、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性,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源于实践、扎根于实践。我们将始终坚持法治引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要求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以制度建设促进执法能力提升。持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注重刚柔并济、罚教结合,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执法对象容错纠错空间,通过柔性执法,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交通执法的“温度”。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储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