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笔尖行走在公益之路上

  □见习记者 张 蔷

  7月23日上午,在位于屺亭街道屺山路上的一书画培训班,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绿叶公益社理事林慧明,耐心指导着学生们练习书法。这位来自福建的退役军人,已在宜生活30年。这些年来,他始终以书法为纽带,将艺术追求与公益事业相结合,用笔墨传递温暖。

  林慧明1971年出生于福建。1991年底,因部队集训,他首次来到宜兴,并与同样爱好书法的宜兴姑娘欧群英偶遇。1992年上半年,林慧明回到福建,两人开始通过书信保持联系。1995年底,退伍后的林慧明放弃福建稳定的工作,追随爱情来到宜兴扎根。因兴趣使然,每个周末,他和妻子欧群英都会去市美术馆看展。同时,他还常带着自己书写的作品,拜访请教储云、宋鸿伟等本地书法名家,为书法之路打下基础。

  因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勤勉练习,林慧明的书法技艺越来越精湛。2004年,林慧明创办书画培训班,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他引来了不少生源。2009年,林慧明加入市书法家协会;2014年,成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林慧明表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和前辈的扶持,这份感恩促使他有了投身公益的想法。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09年,林慧明在朋友引荐下,加入市绿叶义工站(现为市绿叶公益社),他将书法特长与公益深度结合。2014年,市绿叶公益社与市丁蜀镇正新小学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在此后10年间,林慧明成了学校的义务书法老师。起初,他每个年级轮着上课,“今天三年级教握笔,明天五年级讲结构,时间不固定,教学也零散。”林慧明说,“一节课教不了多少东西,孩子们刚有点感觉就断了。”为此,他多次和学校沟通、协调,希望能系统授课。2022年下半年,学校调整出固定时间,每周三下午两节课,林慧明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教室。他带着自编的硬笔书法教材,从基本笔画到偏旁部首,一页页讲得十分仔细。在他自编的教材里,每个笔画旁都标着简单的练习要点,比如竖钩要先直后弯,钩要短小有力……“这是结合教学经验总结的实用技巧,主要是想让孩子们少走点弯路。”林慧明说。

  除了义务给学校的学生上课,林慧明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免除培训学费。2015年左右,在市广汇实验小学义务教学时,他发现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书法学习需求。“当时有3个孩子想跟着我系统学习书法,但是家庭条件不好,我就让他们来我的培训班,我免了他们学费。”林慧明笑着说,20多年的培训生涯,他已记不清免了多少学生的学费。

  每年春节前,林慧明都十分忙碌。他会和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一起到社区、乡村等地,免费给群众写春联。农村的老人大多不爱出门买春联,他就带着红纸和笔墨上门。“有个老太太每年都等我,说我写的‘福’字贴在门上,心里踏实!”他自豪道。作为市书法家协会退役军人分会秘书长,他还带着分会会员和驻宜部队进行共建活动,每年春节前都会去部队写春联。战士们围在桌旁,有的要写“保家卫国”,有的想给家里寄副“平安”春联,林慧明都一一满足。

  “书法不仅是笔墨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这是林慧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用行动诠释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正如他所说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书法,推动书法文化的传播,为陶都宜兴增添文化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社会
   第04版:阳羡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博览
   第08版:广告
用笔尖行走在公益之路上
顶上桥、杨路桥 将全封闭“体检”
寻亲路漫漫 团圆终有时
敬畏生命 从细节做起
宜兴日报社会03用笔尖行走在公益之路上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