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阳羡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风凉

  ■ 蒋培新

  夏日,抖着翅膀在阳光下飞翔的蜻蜓,趴在树梢上声声叫着夏天的知了,提着灯笼在瓜棚下巡逻的萤火虫,撑着尖角在草地上匍匐前行的甲壳虫,这些看似不起眼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却能在炎热的季节里展示各自度夏的本领。“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诗句,则形象地展示了夏季人们乘凉的情景。

  在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的年代,傍晚,农村的人们在自家门前场地上浇上几桶井水,来减轻地面的热度,然后在屋外场地上吃晚饭。吃过晚饭、洗完澡的村民,陆陆续续开始乘风凉了。乡村的夏夜,静谧、安详,月光如水一样洒下来,给村庄罩上一层神秘的薄衣,人们在自家门前场地上架起竹床、摆开躺椅,喝着茶、吃着瓜、聊着天,开始了乘风凉的时光。

  如果这个村庄有一座桥,那不分男女老幼,都自带凳子,有小圆凳、小方凳、小竹椅,也有可坐两人的矮长凳,来到桥上,有的甚至只拿条旧草席,往桥面上一铺,能坐能躺……在此期间,河上不时有小船来往,那咯吱咯吱的摇橹声出入水发出的哗啦声,由远而近,特别入耳。此时,桥上纳凉人的谈话会戛然而止,大家看着小船慢慢驶来,穿过桥下,直至消失在远处的黑夜中……

  夏日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各自屋前场地上,一碗清爽的绿豆汤,篱边摇曳的大丽菊,丝瓜架下欢实的虫唱,都会让夜晚变得格外清凉。轻扇慢摇,凉风徐来。一把蒲扇或者芭蕉扇在手,唠家常;轻轻地摇一摇,暑气、蚊虫、燥热、郁闷,统统被扇跑了。为了驱赶蚊子,人们在上风头以麦秸等物,加上艾草燃上。大人还要为幼童扇风,拍打蚊子,从村东到村西,噼噼啪啪的扇子声音、拍打蚊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成为农村夏夜独特的交响曲。孩子们或东倒西歪地靠在大人的身边耍赖撒娇,听大人讲故事,唱儿歌;或仰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数着北斗七星,不经意间一颗流星拖着亮晶晶的尾巴划破夜空;不时还会飞来一只只萤火虫,惹得孩子们丢开讲故事的大人,去追逐、去嬉闹……

  村上乡亲们好走东串西,吃着这家的水瓜,尝一尝那家的香瓜,遇到运气好的,还能吃到一瓤在井水里浸了两个钟头的西瓜……也有人手摇折叠纸扇,略显斯文。乘风凉就座也有“规矩”,一般分老农、男孩、女孩和奶奶级的女人四群人。他们说话的主题各不相同:大人们谈古论今,谈的主要是天气、家畜、庄稼和收成,偶尔说让人捧腹的俏皮话。男人们聊到嗨处两眼放光,像头顶上墨蓝色的夜空里熠熠生辉的星星。女人们身上的花露水和痱子粉的香气,闻着让人心安。她们聊着细碎的家常,大多是吃喝拉撒和自留地上的作物。至于女孩们,只听到她们叽叽喳喳,具体的就听不清楚了……

  乘风凉一般历时2至3个小时。大一些的孩子们三五成群,抓着蒲扇,奔向野外,奔跑在田野小路,林间石径,河畔草丛。那些小小的萤火虫,泛着点点荧绿的微光,犹如跳跃的珍珠,一直在前方不远处飞翔。他们不停地欢笑,用扇子去拍打萤火虫,你追我赶,或用手去抓萤火虫,或去捉迷藏。困了,倦了,才舍得回去睡觉。到了床上,还是少不了扇子,尤其是当母亲的,陪着孩子睡觉,两只手不停地交换着扇,扇儿轻轻地摇,孩儿舒坦地睡。扇子摇啊摇,锻炼了手臂的灵活性,也给自己带来了清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阳羡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博览
   第07版:习作
   第08版:广告
红塔踩面
乘风凉
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夏天的 南瓜藤
慢慢走
乞巧望月
在人间相爱
稚子溪头乐戏鱼
宜兴日报阳羡04乘风凉 2024-08-05 2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