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宜城中学
初三(13)班 吴 悠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句诗,总在我迷茫无措时轻轻叩醒心门。原来光芒从不是山顶独有的风景,平凡如你我,亦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绽放独有的亮色。
“嘀嗒,嘀嗒……”雨滴斜斜掠过窗棂,在玻璃上晕开蜿蜒的水痕。书桌前的宣纸上,我写下的字却依旧拘谨笨拙,像蜷缩的幼鸟。望着窗外渐密的雨丝,我忽然生出几分怅然:连雨滴都能留下走过世间的印记,可我练字这么久,这份坚持,似乎从未在生活里溅起过一点水花。
几天后的社会实践,成了意外的转折。大巴车在蜿蜒的路上颠簸了几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我们的任务,是为村里的白墙书写宣传标语。当那面崭新的“大白墙”映入眼帘时,我握着毛笔的手骤然收紧,指尖竟有些发凉。洁白的墙面没有一丝瑕疵,像一片未经触碰的雪地,让我连落笔都生出几分胆怯。
我深吸一口气,用左手轻轻扶住右手手腕,郑重地落下第一笔。可“万事开头难”从不是空口白话,手腕不受控地微微颤抖,墙上那道墨色的横画,竟成了一条起伏的“小毛毛虫”,格外扎眼。心头的火苗瞬间被浇灭,毛笔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落下第二笔,生怕再添一道狼狈的痕迹。
愣了不知多久,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田野的气息。我咬咬牙,不管不顾地落下第二笔、第三笔——眼睛死死盯着笔尖与墙面的交汇点,手指扣紧笔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不知过了多久,紧绷的手腕渐渐放松,笔下的线条也慢慢有了章法,横平竖直间,竟透出几分灵动来。
夕阳西斜时,暑气渐消,村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有人驻足,有人议论,细碎的声音顺着风飘进耳朵:“这孩子的字写得真不赖,有股子劲儿!”“可不是嘛,看着文静,手上功夫真扎实。”暖意从心底蔓延开来,原来在别人眼里,我也能这般“优秀”。这时,身边的同学笑着说:“你看,夕阳把你照得在发光呢!”我转头看向自己,果然,金色的光裹着衣角,连指尖都沾着暖意——原来发现别人发光时,自己早已身处光芒之中。
平凡如苔花,不必羡慕牡丹的艳丽,只需静静扎根,认真绽放,便自有属于自己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