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影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周处”焕新生

  逝者如斯,蛟桥河的水静静流淌;会挽雕弓,射虎亭的风猎猎作响……

  不约而同,宜兴人总会提起那个跨越千年的名字——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1500多年前《世说新语》里的记载,让“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流芳后世,也融入宜兴的城市肌理。

  就在43年前,“阳羡第一人物”周处鲜活地“走”上了舞台,用吴侬软语来演绎的锡剧《周处》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宜兴锡剧发展的里程碑。

  光阴荏苒,经典再现——43年后,市锡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创排新版锡剧《周处除三害》,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开启“白加黑”式高强度排练,主演团队积极挑战表演新高度,乐队配置升级为“传统+西乐”模式,舞美、灯光、后勤全力以赴,立志要排出一部能代表宜兴文化、传递时代声音的好戏。

  10月9日,宜兴保利大剧院歌剧厅座无虚席、喝彩不断,新老观众沉浸在观剧的氛围中,大呼过瘾、啧啧称赞。无论是耳目一新的 “请、虎、蛟、照、除”五幕结构,还是串联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哲学思考;无论是舞台上亮相的手龙舞、乌米饭等宜兴非遗元素,还是文武周处与聪慧芙蓉、紫色小蛟和周鲂灵魂的矛盾冲突;无论是“文戏武做、武戏文作”的创作理念,还是服装、化妆、道具、舞美和乐队伴奏的华美升级,都让传统锡剧和当代审美碰撞出了惊艳的“火花”!

  坐在剧院里,听着“文周处”与“武周处”的镜像对话,感受着千年的改过精神有了更细腻的演绎,这不仅是锡剧的有序传承,更是让本土文化IP“活”起来的大胆创新。宜兴的文化底蕴,藏在每一个倾耳可听的故事里。从《世说新语》的文字到锡剧的唱腔,这里有周处的觉醒,也有时代共鸣的人文力量。 

  撰稿:记者  咸阳月 

  摄影:记者  邵 鹏  蒋 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影像
   第04版:阳羡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天下
   第07版:习作
   第08版:广告
千年“周处”焕新生
宜兴日报影像03千年“周处”焕新生 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