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宋浣竹 通讯员徐静怡) 近期,我国广东等地出现多起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社会关注。8月5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倡议书,提醒市民提高警惕,科学做好防蚊灭蚊及个人防护工作。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经伊蚊叮咬传播,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症状,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可能面临长期关节损伤。当前正值夏季蚊虫孳生高发期,且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防控工作不容忽视。
对此,市疾控中心倡议,市民每5至7天开展一次卫生清理,全面清理庭院、阳台、厨房等区域,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翻盆倒罐,防止隐蔽积水;水生植物需定期换水并清洗根部;定期清理可存水的托盘、接水容器等室内小积水容器,避免蚊虫孳生。同时,居家可安装纱窗纱门,有效阻挡蚊虫,遇成蚊可使用杀虫气雾剂、蚊香或电蚊拍灭蚊;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开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前往草丛和水边等区域,并携带驱避剂。此外,社区和各单位应划定专门时段,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公共区域、单位室外环境的垃圾、杂物、建筑废弃物等,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回填或封闭各类基坑;清除或倒置各种闲置废弃的可积水容器;检查并清理屋顶排水沟、雨水井,确保通畅。
为保障出行安全,市疾控中心建议市民出行前应查询目的地蚊媒传染风险,备好防护用品,优先选择有空调和防蚊设施的住宿场所,每日清理住宿环境积水。归来后14天内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体温≥38℃)、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尤其是近期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居史者,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医疗机构将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快速诊断和规范治疗。
此外,市民应提高科学防控认知,主动学习蚊媒疾病防控知识,知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向家人同事普及防蚊要点,尤其关注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发现公共区域积水问题可向物业或相关部门反映,共同参与防控。若需相关防控指南,市民可通过“健康宜兴”“宜兴疾控” 等微信公众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