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俞 婕)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宜兴市新建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是我市首个获批的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也是全省首批获批的非国家试点和省级示范项目的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入空间重构与价值提升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市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以耕地有序恢复和集聚提升保护工作为基础,系统谋划市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初步部署了新建镇等7个乡镇作为首批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着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乡村振兴宜兴样板。其中,新建镇是我市首个启动编制全域方案的试点乡镇。
作为苏南地区最大农业板块,耕地保护工作是我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方案》明确,新建镇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预计可以新增耕地12411亩,新建8593亩高标准农田,新增17个百亩方、2个千亩方,让“粮田”真正变成“良田”。同时,还将通过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导入多个“农业+”产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针对乡村低效工业用地的痛点,《方案》综合采用腾挪清退、改造升级等整治策略,挖掘存量空间的增量价值,加快实现低效和零散工业用地清退、园区提质升级。根据《方案》规划,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镇总计腾退低效建设用地约268亩,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约693亩。(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