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宜兴日报》2月20日报道,得益于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本学期起,我市中小学生课间时间由原先的10分钟调整到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无疑是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好政策。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面临着不小的学业压力。曾经,课间10分钟被压缩成“厕所冲刺”,体育课沦为“主科备用课”。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缺乏运动和休息,缺少互动和交流,近视率、肥胖率节节攀升,无益于其身心健康成长。此次要求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增加的时间,是全天时间上的统筹优化,让“消失”的课间休息和体育课,重新“活”了起来。“祖国的花朵”得以更从容地走出教室,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这不仅是对学生身体权的尊重,更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
。若学校仅机械延长课间,却依旧放任学生课间刷题,或把体育课变成“放羊式活动”,改革便会沦为数字游戏。要想取得真正的突破,还需重构教育生态:教师要克制“拖堂冲动”,学校要顶住升学率压力,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社会更要破除“体育无用”的偏见。只有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让大课间的欢笑与课堂上的书声真正形成交响,教育才能实现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的愿景。(余 婧)
好政策需要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