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北隅,古镇万善,一马平川,民风淳朴,躬耕厚德而嘉禾肥美。千年黄土寺的禅音,诉说着苏东坡对万石“独徘徊而不去兮”的美好眷恋;一把芹菜“烹饪”出的绿色产业链,诠释着万石人勤劳务实的优良品质;享有“石海明珠”美誉的华东石材市场,凝聚了无数万石人民智慧的结晶;君子谦谦存万善,在“二胡皇后”闵惠芬等乡贤的引领下,万石镇凝聚起全镇蓬勃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万石镇持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的跃升。如今的万石镇,拥有的不仅仅是“善美”一张名片,机电名镇、中国封头之乡、中国特色石材物流小镇、石材之都的美称,谱写出“强富美高”新万石的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1月20日,第七期“䒕欣带你看宜兴”系列粉丝活动在万石镇开展,20多位“宜兴发布”“看宜兴”融媒体矩阵活跃粉丝走进万石镇,感受新时代万石的诸多特色“名片”。
闵惠芬故居:
“二胡皇后”美名扬
万石村湾斗组,是“二胡皇后”闵惠芬的故乡。她1945年出生于万石镇音乐世家,父亲闵季骞是近代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的再传弟子。浸润在浓厚的音乐氛围里,闵惠芬从8岁开始随父亲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跳级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从17岁在“上海之春全国首届二胡比赛”夺冠,到上世纪70年代荣获世界盛誉,小泽征尔听她排练后伏案恸哭,世界盛赞她“闵惠芬是个超天才”“世界上最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费城交响乐团全体成员起立为她长时间鼓掌。2001年,她还荣获了(香港)全球“万张金唱片十佳之首”大奖。她艺术中放射的“中国的精气神”,她与疾病进行顽强搏斗的坚强毅力,使她在民族音乐发展史上建立起一座德艺双馨的丰碑,成为推动和引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面旗帜。
家乡人民为她骄傲、自豪的同时,先后修复了闵惠芬故居,新建了闵惠芬文化广场、闵惠芬艺术馆等场所,纪念这位二胡演奏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闵惠芬艺术馆不仅是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基地,还是万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宜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一代宗师的别样风采。闵惠芬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着勤勉善良的万石人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粉丝们走进闵惠芬艺术馆,驻足在展览区、陈列区、视听室,浏览闵惠芬生前各个时期的音像资料、2800余件作品手稿、演奏乐器、演出服装等,品读一代宗师辉煌的一生。一位曾经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二胡教育基地学习过的粉丝,不断用相机拍下闵惠芬的点点滴滴,她说,闵大师将民族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家乡孩子的心田,这是桑梓深情最感人的告白。
金山环保:
“两山理论”激活力
党建阵地建设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长久以来,万石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了一批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精品红色阵地,开拓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在金山环保党建文化展示馆,粉丝们感受企业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红色实践:金山环保党建文化展示馆位于江苏金山环保科技创新中心2楼,于2022年年底落成开馆,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由中国共产党党史厅、万石镇党建展厅、金山环保党建文化展厅三部分组成。展示馆以图文并茂、声光电融汇的形式,为前来参观的粉丝们打造了沉浸式、可互动的红色文化学习体验。粉丝们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图文和影片,重温了万石镇党建大事记,以及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果:万石镇党委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精心谋划,主动作为,探索运用“六大抓手”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先后获评无锡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无锡市村(社区)党组织“雁阵计划”5A级达标单位等多项荣誉。
金山环保党建文化展厅,记录了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党委自2011年10月成立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效。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有机融合,以打造“碧水丹心耀金山”党建品牌为抓手,创推“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构筑“矩阵式”党建引领新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率”:牵头成立万石镇机电(封头、杆塔)行业党建联盟,搭建校企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平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红色车间,“金山”青年学习社等阵地,提升党建带群建的引领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红色车间”里,由研发中心党小组成员带头,以党建引领技术创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以科研发展检验党建实效,推动党建与科研工作相融互促、同步向好,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率”。
金山党建馆将万石镇党建和金山环保企业党建融合展示,充分发挥非公党建工作展览馆的功能作用,打造出非公党建示范标杆项目,将企业党建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刻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金山银山”。
华东石材城:
与“石”俱进再出发
从无中生有到点石成金,上世纪90年代初,敢于创新的万石人民“巧借地名做文章”,发展石材产业,在万石镇政府科学规划下,积极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的江苏省华东石材城,从50亩地发展到占地400多公顷,汇聚了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的1400多家石材经销商常年驻场经营,从业人员有10000余人,年营销额超100亿元。万石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材集散批发中心,华东石材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市场之一。
石材城的成功,关键在于摒弃固步自封和因循守旧的思维,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突破。2023年4月,石材城整合行业管理和公司经营两大功能,实施国企化改革,江苏省华东石材城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力打造国际石材全产业链服务商、全力打造国际石材交易中心;推动中国石材数字化升级,带领中国石材国际化升级……石材城以新定位、新业态,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与“石”俱进再出发。
走进2000多平方米的华东石材市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党建展厅、小蜜蜂驿站、货运司机驿站、法律工作站、矛盾调解室、妇女儿童之家等功能区块一应俱全,赢得了粉丝的啧啧赞叹。近年来,华东石材市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以创建无锡市5A“雁阵计划”为动力,推行“1234”工作法,打造实施了“石海红雁·齐心奋飞”“结对共建·助力振兴”等党建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建强头雁示范户、“石海明珠”志愿者、优质商圈等队伍,实现了群雁齐飞的生动景象。打造5G智慧平台,实施“3+三优”行动(“清洁+打造优美环境”“安全+打造优良秩序”“效能+打造优质商圈”),市场内所有经营户统一上云,通过红网格+警格+税格三网互融互促,实现对市场设备、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全要素管理。
这里不仅是华东地区境内外石材展示展销与贸易合作发展的第一平台,还是一扇让世界更了解宜兴万石的窗口。粉丝们留影纪念,对它的美好明天充满期待。
后洪村:
“芹”劳致富尝甜头
“我们后洪村的水芹,以‘脆、鲜、嫩’著称,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也高……”在后洪村的宜兴市丰汇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馆,讲解员以水芹为切入点,结合展馆内的图文,向粉丝讲述了后洪村“芹”劳致富的故事。
后洪村,地处万石镇东南角,曾经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为了摘掉这顶穷帽子,村里把目光投向村民们世代种植的水芹。村委班子人员带动村民创办了“陶都”牌水芹。村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并把种植品种扩展到了莲藕、茭白在内的“水八仙”等蔬菜,打造出现代农业产业链。
近年来,后洪村村委会又瞄准产业化发展,依托镇属企业丰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引入专业力量,整合发展资源,种植基地新添了冷藏保鲜中心、初加工(分拣)中心等现代化农业设施,水芹、莲藕、荸荠等水生蔬菜采摘后,进行“三部曲”销售:一部分被送进集中销售区,经过处理、打包、装箱后,销售给上门客商;一部分被装进冷库仓储保鲜,等待反季节溢价销售;还有一部分通过冷链物流被送到上海的全国性蔬菜集散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不仅如此,丰收期过剩的水芹还会被送进初加工(分拣)中心,加工成酱菜和饺子馅等副食品,通过“订单收购”销往外地,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竞争力。
如今,后洪村的水芹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值超1亿元,万石水芹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消费者满意绿色畅销品牌”“中国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万石镇去年凭借水芹产业发展的突出成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后洪村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省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江苏省甲级村卫生室”“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健康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味美菜园”等荣誉称号。尝到致富甜头,“芹”劳的后洪村还将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农耕体验、文化创意等业态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刚刚结束的首届水芹文化节上,后洪村厚植以水芹产业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底色,让小小水芹火了乡村,扬名了万石。
听“二胡皇后”经典旋律、看红色党建勃勃生机,踏华东石材发展之路,尝绿色蔬菜鲜美滋味——粉丝王小红激动地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对万石镇又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张张万石‘名片’,让我体会到‘善美万石’之外更多的独特魅力,下次我还要带亲朋好友过来深度游玩!”
本版撰稿:见习记者 吕家琦
摄影:记者 宋小康 通讯员 杜新良
本版部分图片由万石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