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仁
笔者坚持十多个春秋编辑“宜兴陶瓷名家翰墨精选”册页长卷(简称《宜卷》),不仅是为了收藏,也是为了给陶瓷精英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纸上书画艺术进行系统展示。我心中有个原则,尽量邀请陶瓷名家参与。咸仲英大师就是我要争取的名家之一。
咸仲英(1940—2022),号冰心,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紫砂“七老”之一的任淦庭先生的弟子。他深得任老真传,加上自己颇高的悟性,紫砂雕刻运刀出神入化,不少作品云雾流水、意境幽远,充满秀润灵透之气,深受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客人的赞赏,特别受到我国收藏人士的追捧。1987年,他装饰雕刻的特大百寿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咸大师在紫砂陶刻领域德高望重、深受赞誉。
我联系咸大师,一波三折,多次电话往之,却始终“吃闭门羹”。当电话通了,咸大师却告知,由于身体不允不便会客。数月后,我又怀着侥幸之心电话求见,可大师仍是婉拒。我发了一条短信求见,披心相付沟通,但未说明何事,大师终于应允见面。
那是戊戌蚕月,我骑着摩托车来到丁蜀镇某小区的咸大师家,当咸大师听说我是骑摩托车来的,竖起大拇指说:“艰苦奋斗,好!”可听完我的来意,他却面露难色地说:“你来的不是时候,我身体欠佳,恐怕要‘弄送’(麻烦)你白跑一趟了。”我感到有些失望,脑海里的“理智”说:“大师身体抱恙,不可打扰……”“自私”却说:“还请不吝赐笔。”“理智”正色回怼道:“你走一边去,尊重人家、体谅人家是做人起码的道德!”“理智”战胜“自私”,我风轻云淡起来,真诚地说:“好,等大师身体转好我再来拜见。”
“人家大老远骑着摩托车来,筋疲力尽,能帮就帮帮人家。”在一旁的咸师母发话了,她也是位紫砂老艺人 。
“老朽现在唱歌跑调,画画走形,容后再说。”咸大师话锋见松。
师母见缝插针地说:“薄寒之人,以后更难了。”在师母机智的沟通下,咸大师竟笑着和我开起玩笑:“好人由她做,我做罪人,到头来事还得我做!”咸大师齿牙春色,拿起了许久未动的笔,先在宣纸上“热手”,毕竟好长时间未画了,控笔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他说:“要画就覅塌宜兴人的冲(丢脸)。”
他索性停笔坐好,头微微低下,左手胳膊肘搁桌,大拇指和食指摆成“八”字样,托住下巴,也许在思索作画的门道。果然,在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他的笔法流畅了许多。他运用了笔法技巧、墨法技巧,使画面虚实结合有枯墨,渲染润泽有湿墨,饱满深重有浓墨,一幅题为《松风》的笔法老到、墨韵清秀的水墨画在《宜卷》上诞生。我谈不容口,咸大师却不满意,谦逊地说:“你满意就好,反正我认为一般般,有机会重画。”
这就是一位身体欠佳的老陶瓷艺术家自出心裁、追求艺术极致的精神风尚。立时,我的心田像有一股甘美的清泉涓涓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