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岭上小集镇 2024年12月09日  

  ■ 朱斌培

  我入伍那年,宜兴有2500多名新兵来到安徽大别山区工程兵某部服役。战友们来到军营里,有的分在机械连,有的在运输连,有的开山洞、打坑道构筑防空工事,有的沿着山沟开筑盘山公路,出力流汗,都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大家牢记首长的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深山老林的大别山区,人烟稀少。初到那里,星期天想出去玩一玩,只能在山沟沟里打转,走上三四里路才碰见一个几户人家集聚的小村庄。想去赶集,难以找到目的地。我们连扎营在一座名叫锣鼓山的山坡下,想去买支牙膏,也难找到一个小店。有一次,我见连里司务长肩扛一大块猪肉回来,问他这猪肉是从哪儿买来的?他告诉我,是他翻山越岭抄小路,在安徽省六安县与金寨县交界处的鲜花岭小镇上买回的,他还表示乐意趁星期天带我到那里玩一玩。

  又是一个星期天,正是满山遍野映山红盛开的季节,我向班长请假后,跟着司务长走了大约七八里地,来到了大山的半山腰。他告诉我,鲜花岭小镇快要到了,这时我看到面前有50多级台阶,小镇就在山顶上。经他一鼓劲,没多会儿工夫,这小镇就出现在面前。

  鲜花岭小镇像一条彩带,飘落在山顶上,呈东西走向,小镇两端,均有50多个石条筑成的台阶。说它是小镇,不如说它是一条街道。街道不是很直,而是成C字形,是坐南朝北的一条单行街。南边山坡较陡,灌木丛生,其间映山红绽放,把整条街道衬托得格外美丽而富有生机。

  来到街上一看,店面错落有致,开设着10多家商店,其中有南货店、杂货店、理发店、副食店、文具店、小饭馆、肉铺、炒货店等等。整条街市不足200米长。当地的男女老少翻过东边和西边的山坡来到街市赶集,有特地赶来购物的,也有挑着山货特产来出售的。出售的产品大多是板栗、花生、芝麻、大豆、蔬菜、鸡蛋、竹笋之类的土特产,价格十分便宜。我在一家炒货店买了两斤熟花生,共3角6分钱,吃着香喷喷的花生果,真是开心极了。

  快离开鲜花岭街市时,我忽然想起要买本笔记本,便又折回,在文具店买了一本薄硬面、封面上刻着“北京日记”四个字的笔记本,打算平时学习时记笔记用。近60年过去了,今天,我把这本笔记本从书柜里找了出来,打开一看,第一页上有自己写的一句留言:“1965年秋购于金寨县鲜花岭。”一页页地阅读,这本笔记本记载着我在部队服役期间参加政治学习、军事训练的内容,以及当时发生的许多小故事。我在微信上和老战友们说,我要好好珍藏它,它也算是自己一生中的美好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