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久雄
几次到高老师的寓所拜访,都是大门紧闭。打电话给他女婿,说是老两口因身体欠佳住进了养老院。我心头猛地一怔,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高老师六十多年前的样子定格在我脑海里:一丝不苟的穿着,温文尔雅的形象,慢条斯理的举止,不同凡响的风度。
那时他刚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宜兴二中(省宜中前身)。我上初中,高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我的记忆中,高老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我们身上。
每天一早,他准时在办公室里朗读当天的报纸,他那标准的语音和朗朗的音质,吸引着办公室外往来的人,大家都以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高老师是武进人,但任何场合只讲普通话。
早自修开始了,高老师就会出现在教室门口,检查有没有迟到的学生,进了教室的学生是不是在认真读书。
课余,他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教室走廊上,暗暗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行动,防止学生在课间出现什么意外。
高老师喜欢唱歌。每天的晚自修前,他总要领着我们唱上十五分钟的歌。一有新歌问世,他第一时间就教会了我们。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几乎全都是高老师教的。
晚自修后,他总要把全班学生留下几分钟,对一天的教育和教学情况进行一番总结点评。有时班里出了点问题,他会严肃地训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话。听他训话,语言规范,论据充分,还带有点鲁迅式的尖刻,就像听一篇论证缜密的杂文。
上语文课时,他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总会旁征博引,涉猎大量课本外的知识、典故、语汇、技巧,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写作文,一周大作文,一周小作文。批大作文,一字一句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作精心修改,还要写上眉批和总批。批小作文,则在文后写上几句启发性或鼓励性的话语。
他在教室里放了个报夹,每天用红笔勾勒出报纸上的重要文章,让大家重点阅读,对其中的精彩片段作专门圈点,让我们既学政治又学语文。
每隔半学期,他就要重新布置教室环境。教室的前墙贴上用端庄的黑体字写成的革命标语,教室的后墙贴上用变形艺术体写成的劝学警句,教室的两侧,贴上用隶书书写的条幅,都为名人名言。不管是美术字还是隶书书法,都是由高老师自己书写。
他还利用节假日在班里举办书法讲座和书法展览。我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的书法,很有长进。我当时写的几幅楷书作品,在学校的书法展上展出,而且放在了醒目的位置。可惜这个爱好没有坚持下去,半途而废了。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对不起高老师。
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高老师都要亲临现场督促指导,从组稿到版面设计,从文章抄写到图案装饰,都要求我们做到尽善尽美,减少瑕疵。所以每次学校板报评比,我班总是第一。
高老师就这样和我们在一起整整三年。
凭着从他手里拿到的初中文凭,我后来居然能够胜任高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而且小有成效,这完全是得益于他当年的严格要求,得益于他读写听说、课内课外联动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得益于他案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座右铭和身先示范。其实,这三年正是高老师教育生涯的黄金期。人生的黄金期很短暂,稍纵即逝。我很幸运,高老师的黄金时光恰好奉献给了我们这一班,让我受益终生。
教师节又到了,想念老师,感恩老师,向老师致以节日的敬礼,祝我的高保厘老师早日恢复健康,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