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318国道川藏线自驾之后,今年5月初,我们原班人马再次愉快约定,从宜兴出发,自驾南太行环线,开启红色之旅。经过领队群兄近一个月的攻略制定,决定6月17日正式从宜兴出发,两辆自驾车,八人成行:分别为龙兄、盛总两对夫妻,出生于1987年的帅哥小帅,领队群兄、我本人,以及冯弟。这次有了两位嫂子的加入,意味着自驾后勤保障加持,出行将更加从容。
“太行明珠”万仙山
6月17日一早,我们的自驾之旅正式开启。在大约驱车9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首个景点,河南省辉县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仙山。万仙山既有雄伟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秀雅的山乡风韵;更有完全由人工开凿的绝壁长廊——“郭亮挂壁公路”。当我们轮流驾车穿越这条挂壁公路时,那“绝壁长廊凿天堑,赤岩丹崖映苍穹”的超强视觉冲击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太行人的伟大精神。
万仙山另一人文意境,就是我们身处《举起手来》等40余部影视拍摄实景地时,不由地感慨万千:走进万仙山,我们悠闲的每一步都踏着历史印记;万仙山的日月星石,尤其那红岩绝壁,勾勒出8条曲折、盘旋、迂回的深涧峡谷的地质奇观;春夏秋冬四季之美集聚太行山脉精华,完美凸显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在这太行山脉之腹,我要特别介绍一曲《在太行山上》。这首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抗日军歌就诞生于此,80多年来,歌曲穿越历史时空,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也成就了郭亮村绝美传奇。
“碧水奇峡”八里沟之云峰画廊
6月18日8点多,我们驱车再次穿越郭亮挂壁公路,翻越陵川县境内太行十六拐天路,约1小时后,我们一行八人步行来到河南省辉县市黄龙洞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牌坊处打卡。仅跨一步,便跨豫晋两省。记得前不久在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大坝上,也有一步跨豫晋两省的标志性打卡点,仅仅相隔3个月,我就经历了两次一步跨两省的体验,顿时倍感自豪。而这次,我们一行选择拐个弯,继续前往太行中脉地段河南省新乡市西北部辉县八里沟景区。
八里沟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有句经典之语:“红岩绝壁南太行,碧水奇峡八里沟。”它汇聚了太行山水之精华,红岩绝壁横亘百里,跌瀑碧潭连绵不绝。当天,我们成功挑战了2500多米的悬崖峭壁栈道和700多米的玻璃栈道。这个就是八里沟景区著名的“云峰画廊”。它是一条全程7000多米的环形画廊式风光带,位于老爷顶之下的半山腰,常有云海缭绕,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青峰之间,红岩绝壁之上。我们行走在云峰画廊中,360度看太行胜景,真有太行山上仙气飘飘,人间如诗如画之妙。
在玻璃栈道尽头观景处,我奇遇一只小黄猫,颇具灵性,不但很配合地任人拍照,还不时跳上跳下或躺下摆造型。我们在归真台上,回望老爷顶,圣象驮祖,指点江山,让我们亲身切实感受到了太行山谷里的风。
而八里沟景区身处的辉县市,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共工故里,共城文化、太行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与太行山水交相辉映,文化遗存与历史古迹丰富多彩。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活动的起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同时,辉县英模精神不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部电影《辉县人民干得好》享誉全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演绎了“十八罗汉闹中原”的华彩乐章,积极践行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薪火相传的辉县精神。
“碧水奇峡”八里沟之天河天梯
6月19日8点,我们准时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八里沟天界山山门,正式开启回龙挂壁公路自驾。虽然没有318国道川藏线的海拔高与险,但行驶在1000米长的“S”型隧道,在落差200米高的红岩绝壁上盘旋而上,着实考验了我们每一个驾驶者。此条挂壁公路是我们自驾经过的第二条挂壁公路,是当地人历经3年多、巧妙利用地形修筑出的一条如巨龙腾飞般的挂壁公路。当我们从挂壁公路窗口回望那条盘龙之路,真是惊叹不已。此时我们也已经进入独特的“U”型回龙大峡谷之中,那两岸绝壁万仞,在阳光照耀下雄伟壮观,熠熠生辉。
约2个小时后,我们开始徒步穿越天河瀑布,徒手攀登绝壁天梯,冲顶红石河。当我和伙伴小帅穿越天河瀑布之下,那落差180米的高山瀑布如飞舞的巨幅帘幕,让我们倍感震撼。拐过飞瀑之帘,接下来就是挑战绝壁天梯,这条天梯垂直高度130多米,共650级台阶,是“之”字形走向。我和小帅一前一后,小心翼翼攀爬着,如悬挂在悬崖之中,俯瞰深谷,惊险又刺激,大约30分钟后,我们成功登顶。
登高远望必有惊喜!山腰中有两大核心景点,其一是“太行天河”红石河。它是天河瀑布的源头,位于八里沟景区“葫芦崖”上,源自山西,河宽20米,虽深度不算深,但因海拔高达1500米,水流经红色砂岩河床,形成碧水与红岩交错的奇观。其二就是八里沟景区的尽头黑龙潭。传说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时,群龙均在此聚会,有一天,黑龙自告奋勇,在这里建成一座龙宫,供群龙居住。群龙就把此地命名为“黑龙潭”。黑龙非常高兴,从此不断出入水面,常被人发现,于是“黑龙建宫”的故事广为流传。
自驾游“天花板”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6月20日上午9点多,我们驱车来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穿梭于巍峨壮丽的太行山脉之间;它不仅连接着山川与城市,更似一幅打开的画卷,将四季变幻景观及红色文化底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风情巧妙地融合一体,被评为“2024年最美自驾精品路”。
行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12公里处第一个网红打卡点——棋子山高老庄猪八戒骑车追媳妇的雕塑。体态肥硕可掬的猪八戒,头扎小辫,眼戴目镜,脚蹬皮靴,嘴叼一朵玫瑰花,一副时尚装扮,给所有自驾者带来了无穷乐趣。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驱车来到了第二个网红打卡点——太行音乐公路。此条公路仅300米长,路面采用红蓝双色喷涂,搭配跳跃音符图案,以青山为幕,公路为弦,车轮拨动,精准碰撞,奏响了《太行山上》的壮美乐章,不仅体现了现代科技与红色文化的交织,更是让革命旋律穿越时空,与太行山水共谱新时代交响曲。
随后,我们驱车约两个小时,于下午两点半,来到了第三个网红打卡点——王莽岭景区锡崖沟大峡谷。它位于太行山断裂层的褶皱深处,四周千仞壁立,地势险峻,平均海拔1200多米。在此,最让我们兴奋与激动的是挑战7500多米的昆山挂壁公路。它是太行7条挂壁公路中公认最险最窄的一条,以未加修饰的原始粗犷风格著称,仅容单车通行,拥有160余个侧窗,垂直落差300至500米。面对深沟急弯,我们如穿行在一巨怪体内,每一次转弯,每一个下坡都令人心惊胆战。即使是我们一行中最优秀的驾驶者盛总,也始终开得小心翼翼、倍加专注。在通过两块巨石间构成的仅2米多宽的通道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自驾路程圆满完成,此时,我们自驾路程已超1500公里。
“东塔西阁”太行阁
6月21日一早,我们第一站就是打卡林州新地标太行阁,它坐落于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大道西尽头,与东部的红旗塔遥相呼应,形成“东塔西阁”的城市景观轴线,矗立于太行山下。它是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建筑体暗喻“以骨为山,以血为河”的精神内核;阁中楹联“将命修成中华民族红旗渠精神之魂魄”直接点明主旨,与“人工天河”红旗渠形成空间呼应。
这里也有必要介绍一下林州市,该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古称“隆虑”,出自战国时韩国“临虑邑”,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
当天第二站就是挑战太行天路。这是我们自驾的核心天路,全长约30公里,被誉为“云端上的公路”,S型弯道密度达每公里5.4个。这次挑战终于轮到我上了,我全神贯注,严格控制车速,尽可能平稳加速,防止急刹和频繁点刹,在盛总的一路鼓励称赞中,也算完美拐过所有弯道。
第三站是岳家寨,它坐落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南侧为悬崖绝壁,西北侧倚靠山背,平均海拔1200多米。它是岳飞后裔为避战乱的迁居地,原名“下石壕”。由于自驾路线的安排,我们只是在牌坊前打卡留影,至于那“石墙、石街、石板房”的窑楼式建筑,我们只能以史为证,以他人游记为观。这也是我们这次自驾的最后一站。
这次南太行自驾之旅,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南太行的壮美风光,更体会到了南太行的山水人文与红色记忆交织的独特魅力。
巍巍太行八百里,千峰竞秀;悠悠岁月两千年,万壑争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