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卿尧 见习记者 王玉洁
春辉熠熠,万物焕新。从城区迈向郊野,从道路延至溪径,满目绿意葱郁,群鸟纷飞。
近年来,我市聚焦增绿、活绿、护绿,绿化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不断增进。如今,陶都城乡处处绿树成行、花草成片,重要区域植物群落自然生长。截至目前,全市林木覆盖面积达518.56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达31.4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预计达43.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预计达15.71平方米,绿美底蕴正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植此青绿 涵养生态
春风绿沃土。3月9日,市阳光家园义工社联合宜城街道曲坊社区,前往丁蜀镇大潮山开展植树活动。大家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提水浇灌,种下寄托希望的小树苗,为陶都增添一抹绿意。
宜兴有“三山两水五分田”之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尤其是针对林相单一、全冠高大乔木不多、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科学应用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的“三化”树种,实现全市森林资源从量增到质提的双重推进。通过各镇(街道)上报营造林情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专业队伍实地核查的形式,我市对造林地块逐个落地上图,区划小班。各部门、镇(街道)、国企集团积极组织开展造林绿化、自然保护、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建设、志愿服务、捐资捐物等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各村利用有效的“四旁”(即宅旁、水旁、村旁、路旁)空间,开展适宜的植树造林活动。广大市民则采取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植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日来,宜兴隐龙谷君澜度假酒店里鸟语花香,四处透露着绿意,吸引来一批又一批天南海北的客人。谁曾想,在2017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处地形地貌受到严重破坏的矿区。2017年起,我市采取“生态+经济”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在不新开发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对原有矿区进行整治修复,总计投资约3亿元,地灾整治27万平方米,种植草坪11万平方米,引进景观树种5.2万株,灌木绿化1万多平方米,矿坑周边保护性加固3000米……如今,曾经的废弃宕口,已成为集湖畔营地、崖顶温泉、草坪露营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城在景中 人在画中
3月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洑溪河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漫步在美丽的洑溪河边,晚风拂面,孩子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在陶都,这样的美好场景随处可见。近年来,我市创新性打造双氿三河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将原本割裂、分散的城市水体周边绿地系统串联,打破新建项目与存量改造项目相互独立运作的原状,建成了功能多样、相互连通的滨水空间系统。
近日,随着天气转暖,位于城区荆邑大桥附近的花海再次展露芳容。去年,相关部门在这一闲置地块撒播了多年生的虞美人、天人菊、金鸡菊等花籽,将其打造为“城市花园”,这里由此成为城市中的网红打卡地,市民在花海中拍照留念,邂逅美好。近年来,市城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文旅集团、公用环保集团等持续推进裸土复绿治理工作,对新庄大桥、王婆桥及氿滨大道周边10多处城市建成区闲置地块,实施裸土覆绿景观化、环境设施功能性的整治提升项目,将城市中的闲置地块打造成集休闲、赏景等功能为一体的幸福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宜居度。
依靠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我市近年来积极打造“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城市形态。目前,城区已累计建成各类大小公园近百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90%,且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通过对老旧区块唤醒提质、挖掘整合、焕新改造,精雕细琢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其中,通过优化绿地布局,盘活城市闲置用地,在城区改造建成了一批“小而精、美特优”的口袋公园等。此外,我市还通过开展行道树整治、林荫化提升、增色添藤、黑麦草套播等方式,对绿地进行微改造,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打造绿化养护特色亮点。
以绿为底 护林有方
宜兴森林资源丰富,是江苏省重点林业县市。绿化苗木生生不息的背后,既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更离不开人们后天的保护。如今,全市林木覆盖面积已达518.56平方千米,如何让它们长得好、留得住?为此,宜兴打出了一套全方位护绿的“组合拳”。
3月9日,在丁蜀镇查林村,一架装载有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在护林员操控下迅速升空,轻盈地飞向林区,开展火情巡查监测。不一会儿,无人机航拍的实时画面便传送到了丁蜀镇林火检测预警系统,通过与护林员协同配合,有效缩短了林区巡查巡护时间。为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去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丁蜀镇、张渚镇、湖㳇镇、太华镇,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数字化森林火灾防控体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林区数字化日常巡护、灾情预警、灾中救援指挥、灾后评估分析等多个场景下的多维数据应用。
预防有害生物,是林业保护的重要一环。为此,去年,我市与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惠山区、滨湖区签订了环太湖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四地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打破区域限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相互共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扩散蔓延趋势和防控情况,打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网。
在城市绿化养护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镇(园区、街道)相关部门的技术与业务指导,制定出台《宜兴市居住区乔木修剪指南》《宜兴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手册》等指导性文件,为各绿化养护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标准与依据,进一步提升了基层部门的绿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