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㳇镇,在山野间坐落的小店氤氲着咖啡香气,咖啡师正为客人们制作咖啡,研磨咖啡豆、萃取咖啡液、打奶泡……伴随一杯杯醇香四溢的咖啡制作完成,这片土地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寻觅宁静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随着湖㳇镇民宿行业蓬勃兴起,咖啡逐渐延伸至田野乡村,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被搬到了小河边、山脚下,这些“村咖”如雨后春笋般在湖㳇的田间地头“长”了出来。市民宿女主人联盟理事长黄亚云利用民宿周边闲置农房资源,通过委托租赁、合伙入股分红、自建自营等多种形式,致力于让湖㳇旅居产业发展基础更扎实、前景更广阔。在此基础上,她积极开发探索“农村+咖啡”新业态,在龙山脚下打造了不介·龙山咖啡馆,为乡村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我从南京过来度假,这里的风景和特色民宿特别有意思,乡野间的咖啡店也让我多了几分松弛。”对于到店品尝咖啡的客人来说,市区咖啡用来“续命”,乡村咖啡适合放松。在湖㳇镇,“村咖”以一杯咖啡为引子,成了疲于“内卷”的都市人的世外桃花源。
“村咖”的消费者群体除了来自城市的“打工人”,不乏周边上了年纪的居民。“有了一间在‘家门口’的咖啡馆,在这里聊聊家常,打打牌,生活有滋又有味。”前来品尝下午茶的陈大妈说,“村咖”更凸显了其本身的社交属性,三两亲友一起休闲放松的同时,司空见惯的景色侵染了咖啡的香气,也变得新鲜了起来。于周围群众而言,这里不仅是村里的图书室,也是老年活动中心,随着“村咖”被赋予更多功能,在经济价值之外又多了一份温情。“村里的时光过得慢,不太赶,有些常客每到周末都会来店里,一坐就是一下午,我们都成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不少“村咖”老板坦言,这也是他们选择引入新业态的另一个原因。
当诗和远方变得亲近,咖啡这个“万物跨界”的好搭子,正不断与本土元素结合,带动周边业态不断延伸,让乡村文旅融合有了新思路。现在“村咖”带来了旺盛的人气,人们喝了咖啡后,还会顺带买些百合、笋干等土特产回去,带动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并且,村里还建起了更多的乡间民宿和农家菜馆。据黄亚云介绍,随着咖啡馆在村里的落地生根,非遗体验、集市活动、特色服装等周边产业也伴随而生……一缕“咖啡香”,将进一步盘活文旅业态,激发消费活力和经济韧性,“村咖”不仅成为人与空间连接的新载体,还成为文化生长与创造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