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孙章录:坚守太滆 不辱使命 孙章录,1915年生于无锡石塘湾镇。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孙章录在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淞沪抗战失败后,他与一大批进步青年西行至江西南昌,正式参加革命,并于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工作一段时间后,孙章录于1939年12月被分配到苏南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工作,1940年初任苏皖区党委秘书长。 1940年4月,孙章录等10余名干部进入太滆地区。孙章录到太滆后,即担任中共太滆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同年9月底,中共太滆工委改建为中共太滆中心县委,孙章录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仍主要负责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新四军北撤时,中共苏浙区委副书记金明对孙章录说:“你留下来,同陈立平、熊兆仁、倪南山等一道坚持苏南斗争。”孙章录表示无条件坚决服从。1945年10月5日,中共苏浙区委在张渚召开留守会议,孙章录深知国民党反动派是绝不甘心共产党、新四军在京沪杭这块地区立足的,必然会倾全力向我进攻。他辗转从宜兴南部山区转到宜兴北部,再到长荡湖、滆湖地区后,决定以宜兴北部的塘渎区作为“蹲身之处”。在那里,孙章录坚持太滆革命斗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身带的驳壳枪晚上睡觉时都夹在大腿里,以防突如其来的敌情。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想到全国各地孩子的未来和幸福,他还忍痛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当地百姓家。 1945年12月起,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对太滆地区开展清剿。面对敌人的军事、政治攻势,孙章录领导太滆留守人员化整为零,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白天隐蔽、晚上活动,联系党员、群众,做好统战工作,在安然经受住敌人的清剿后,主动出击,打击敌人。1947年3月16日,孙章录、王子达指挥武南、宜南武工队,袭击驻宜南东下埠的国民党龙池乡中队,毙敌3人、伤1人,缴机枪1挺、步枪14支。同年,苏浙皖边区工委开始向浙西天目山地区发展,有时也穿插回苏浙皖边区。1947年8月12日深夜,孙章录、王子达指挥由太滆分工委直属连和宜南武工队组成的突击队40人,设伏在宜南山区长岗岭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总队加强连据点外,翌日晨,毙、伤敌五六十人,缴获掷弹筒1个、轻机枪2挺、步枪10余支和子弹几十箱。此战系解放战争时期苏浙皖边区留守武装最大的歼灭战。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孙章录先后在宜兴塘渎区、苏浙皖边区和天目山地区坚持留守斗争,隐藏自己,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坚持和扩大革命阵地,直至迎来苏南解放,圆满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章录曾担任浙江省嘉兴专员,浙江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浙江省财委副主任,浙江省委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2月25日在杭州病逝。 【红色藏品】寄养收条 为了更多孩子的幸福,孙章录忍痛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百姓,投身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