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边
那年,朋友相邀,我得缘再次踏访陶祖圣境 。每次造访,总有新收获。三十年前第一次去,只有洞景,还没开发山景。后来的山景,便如变魔术般花样不断,愈来愈吸引人。譬如这次,有了竹尖栈道,栈道入口处还排了长长几百人的队伍在等待。竹尖栈道在竹林䈵顶上穿行,竹林在前方无限漫展,满山遍野。所以这里的竹林称竹海,而且是华东最大。
竹尖栈道入口边,有一敞开式小园,园内竹屋竹亭,门前竹桌竹椅。围着几张竹桌,散坐着品茶的游客。这是一处卖品部,也是一个休闲处。突然,一名南京口音的游客大声招呼着同伴说:“哎,快来看,这里也有竹酒。”他这一喊,不仅喊来了同伴,也引起了其他游客的注意。我循声看去,见销售摊位上放着一排翠色竹节筒。近前看,竹节筒上贴着带有“老胡竹酒”字样的商品牌。南京游客对同伴说:“去年我去北京,带回两筒竹酒,朋友们喝了都说好,想不到这里也有竹酒。”又问店家:“这是哪里产的竹酒呢?”
略带甜美声音的女营业员微笑着回答说:“这是我们宜兴地产的深氧竹酒,请看这拍摄的视频,里面讲解的正是我们老总胡正华先生。不信各位可以去几步外当场伐一棵竹子下来看看,竹酒就在这些竹子里。”南京游客惊喜地说:“好,终于知道我们江苏也有自己的竹酒了。”于是他和他的同伴每人拿起一筒,爱不释手地抢着付钱。
邀我出游的朋友说,相传第一个喝竹酒的人是山涛,他常与嵇康、阮籍等六人聚于竹下饮酒吟诗,后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不过那时他们喝的还不是竹酒,他们聚处之竹实为天竺。后来山涛为官四川郫县,见当地人习惯用竹筒储水储油等,好酒的山涛便以竹筒储酒。时间一长,发现竹筒酒有清香甘洌之味,便进一步有意为之。1983年版《辞源·郫筒酒》条目说“相传晋代山涛为郫令,用竹管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
山涛之后,喝竹筒酒便成为郫县人的喜好。唐代张周封《华阳风俗录》说:“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馨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山涛之后,竹酒与许多历史瑰宝一样,有兴也有衰。兴衰中的踪影,便时为文人笔端所获。唐代杜甫有诗云:“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南宋陆游写了首《思蜀》诗说,哪怕当了衣服,也要一醉方休:“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其他如宋代苏轼、元代虞集、清代袁枚等,均有竹酒诗词吟咏。
竹酒的制作是选择一年多竹龄的新生健康竹,在其中的一节上钻一极微细孔(微孔会因竹子生长而自然愈合),注入已经酿好的原浆酒。五六个月后,砍伐毛竹,截取有酒的一节销售。一棵毛竹有几十节,能不能都注入酒,来个满堂红呢?不行,这样的话,竹也会醉的,而且一醉就死,所以最多只能注三节。竹酒因吸收了竹的汁液,不仅有酒的功能,还有竹汁清火降压、生津润肺的功效。据现代医学研究,还具有解除亚硝酸盐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但竹酒有个缺点是,离根后因竹体生命中断容易挥发,不像瓶装瓮装那样愈陈愈好。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只能是竹乡人家的独享。现代交通的发达,才使竹酒能走遍九州大地。
中午用餐,自然选择农家乐饭店。一溜烟的农家乐,如联排别墅一样在山坡上铺开,家家生意兴隆。落坐方定,朋友突然拿出竹酒斟入我面前的杯子,我问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没看见?他说就是要来个惊喜嘛。把盏推卣,话题自然又要说这竹酒。这方面我是盲点,当然就只有继续洗耳恭听。我品了一口酒说:“确实清纯,还有点竹沥的甘甜。不错,有品位。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竹酒知识呢?”朋友说:“因为要请客,就着意了解一下。不了解的东西,没品位的东西,敢敬你这作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