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面瘫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外出注意面部防风保暖 2024年10月18日  

  本报讯(记者汪佳璐) 入秋以来,昼夜温差增大,肆意的秋风不仅吹飞了落叶,一不留神也容易“刮伤脸”。近期,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等都收治了不少因“吹冷风”而导致面瘫的患者。

  10月初,市民王先生上完夜班后开车回家,因贪凉开着车窗吹了风。次日清晨醒来,他发现右边一侧眼睛无法紧闭,说话时嘴角向左歪斜,吃饭时齿颊间会留饭,且有鼓腮漏气的症状。惊慌之下,王先生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确诊为面神经麻痹。无独有偶,市民赵女士在 10月10日早上刷牙时突然察觉右侧面部无力,右眼睑眨眼闭合困难,说话时嘴角向左歪斜,吃早餐时还出现漏食流口水的现象。感到不对劲的她当即前往医院就诊,最后被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炎。经医生询问,赵女士才想起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一起骑行,尽管风很大,但是她兴致颇高,迎风骑行了两个多小时。好在,经过近一周的治疗,赵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10月15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在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诊室内看到,十余名面瘫患者正在接受针灸治疗。 据该院针灸推拿科主任胡海超介绍,周围性面神经炎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口角下垂等,起病急,患者多有受凉吹风或病毒感染史。近期,该科室日均接诊近20例面瘫患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任占云提醒,面瘫需与其他疾病辨别,如脑血管疾病会伴肢体活动障碍,耳部疾病则伴有耳部不适症状等,一旦发现面部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将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来诊断。同时,大风天戴口罩、及时添衣,冷暖交替季注意颜面及耳后保暖,可预防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