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宋浣竹) “您好,我是咱们村(社区)的普查员,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在进行,我们将对贵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清查,感谢配合。”连日来,在我市城乡,网格员们纷纷变身经济普查员,身穿蓝马甲、佩戴工作证、手持登记表,穿梭于街头巷尾,助力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8月起,我市开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单位清查阶段,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广大网格员成为经济普查工作的主力军,对各自辖区内的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开展地毯式清查。近日早上,沿街店铺刚开始营业,宜城街道宝东社区网格员蒋霞便拿着清查表和告知书,开始了一天的清查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总是提前一天和相关店主打电话预约,防止跑空趟。“蒋霞是我们社区公认的‘好网格员’,工作认真负责,对我们也很热情。”基于对蒋霞的认可,店主们都很配合她的工作。结束上午的清查后,蒋霞又马不停蹄地赶回社区,一边使用手机将上午清查到的数据一份份录入系统,一边对照电脑里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底册进行核对,发现没有清查到的对象后,她会在底册上标注好,第一时间与对方电话沟通,问清其目前实际经营的具体地址,再上门清查,确保不漏一户。
在清查工作中,网格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巧妙破解各项难题。在丁蜀镇蠡墅社区,沿街商铺数量多、范围广、营业时间不固定,给清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此,网格员崔潇有自己的办法。“前期我们就分好片区,根据地图做好规划,确保清查时走最优路线。”崔潇说,上午走过一遍后,下午再针对之前未营业的商铺进行二次上门,一天下来最多能跑一百二三十户。许多紫砂个体经营户习惯白天休息,晚上开工,崔潇便趁他们营业的时候再上门清查,因此经常早上七八点出门,晚上九十点还没到家。
据了解,目前,我市参与经济普查工作的普查员共有1900多名,其中大部分是村(社区)网格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已完成清查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7.05万户、个体经营户10.3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