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大光芒 2023年07月14日  

  在友人的推荐下,我怀着好奇,翻开了《小先生》一书。《小先生》的封面设计别致,军绿色的草地上开满了淡雅的小花,若隐若现。本书作者庞余亮曾经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小先生》一书是他早期在乡村小学的所见所感。

  如果说阅读《小先生》像喝三瓶美酒一样陶醉,那么书的封面、作者简介和序言只能算喝酒前的开胃菜,让人酒意正酣、酩酊大醉的正菜则是书中的内容。读庞余亮的《小先生》,真的像喝酒一样,要慢慢喝,细细品,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就品不出酒香味了。

  我读《小先生》就是如此,每读完一篇都会合上书本,细细回味书中的情节,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书中的画面。有时候书中的画面会与我记忆里的画面重合,开卷首篇《考你一个生字》里的第一个生字,就曾经出现在我的学生时代。

  1986年,我上初二,我们中学分来一批刚从师范毕业的年轻教师。教我们语文的周老师就是其中一个,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上课从不用翻看备课笔记。他出口成章,不是唐诗就是宋词,龙飞凤舞写在黑板上,让我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就是这样学识渊博的一个大学生也会栽在一个生僻字上。

  在一次课堂上,周老师看着点名册让一个女生发言时,因读错女生的名字而引起哄堂大笑。这个女生叫钱慧劢(mai,音迈),当时周老师叫她钱慧励(li),“劢”和“励”真的非常相似,不仔细看还真辨别不出来,那次小小的失误一定让当时的周老师内心慌乱不已、尴尬不堪吧。

  庞余亮是泰州兴化人,我的祖籍也是泰州,他文章里的方言用词总能勾起我的思乡情结。如《穿着雨鞋进城》出现过一个词“甩”,在这里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甩”,形容一个人故作姿态,摆出很有派头的样子。组词“甩子”,这是一个名词,还是贬义词,说的是一类人没有真本事,总是想方设法出风头,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当我读到这个“甩”字时,嘴角上扬,会心一笑,一股“他乡遇故知”的暖流瞬间从心底涌起……

  《小先生》一书不仅记录了庞老师的学生,也记录了庞老师的同事。我的小学时代也遇到过一位小先生,与庞老师不同的是,他是代课老师,然而这个代课老师的付出却让我终生难忘。

  我的小先生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丝毫掩盖不了他的才智。称他小先生,也是因为他年纪小,他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到我们学校代课时也就十七八岁吧。小先生写一手好字,教三四年级数学,那两年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好,考试总是满分,小先生很是自豪。快到毕业时,我们班的数学由校长接管了。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小先生得知情况后,放学悄悄来班级找我,并且递给我他手抄的试题。他告诉我,把试题做好了交给他批,不懂的地方他会讲给我听。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又赶了上去,毕业会考时,我交给了他一份满意的答卷——数学满分。每每想起此事,我的眼角总会泛起泪光。

  今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学生前世修来的福气。感谢小先生,点燃我生命中的光!(刘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