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一个带霜的早上,我送完孩子上学,直奔超市,打算买点菜薹回家吃火锅。没想到比我早去的大有人在,菜薹已被抢购一空。没菜薹吃火锅得多扫兴!我又在镇上转了一圈,希望能遇到多年前路边坐满卖菜老人的情景。可惜,我转了几条街,也不见一个卖菜薹的人。
乍暖还寒的春风使人神清气爽,我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公婆种菜的佝偻身影。那时,我们都住镇上了,唯有公婆还坚持住在乡下,守着他们的一亩三分自留地,自留地里种满了各种应季蔬菜和瓜果。每到成熟期,公婆都会打电话叫我们回去拿。记得公公在世的最后一个暮春时节,菜薹生出了些许苦涩味道,但我依然喜欢吃。做饭的阿姨发现菜薹老了,竟瞒着我偷偷扔了。我知道后痛心疾首,这菜只有越吃越少,说不定哪一天我想吃都没人种给我吃了。没想到,两个月后,公公竟查出胆囊癌晚期,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我正想着,电梯已升至家门口,电梯门打开,一只白色食品塑料袋鼓鼓囊囊躺在我家门口的脚毯上。难道是菜薹?我走近细看,还真是!同时,我看到鞋柜上的硬板纸没了,一下明白是楼下邻居送的,心里一阵春意盎然。
说起邻里关系,有一次,我把上山挖的毛笋分送了几个给邻居们尝尝鲜,我还给对门喜欢侍花弄草的邻居一对闲置的花架,给晚下班的邻居收收衣服等。某次,我们出门旅游,忘了关电梯间的窗户,刚好那天狂风暴雨。就在我们担心雨水会从窗户灌进电梯房时,从监控画面里看见对门邻居推门进来,及时为我们关上了窗……
我们一家都有网购习惯,每次拆快递的硬板纸处理起来成了一大难题,扔了可惜,拿去卖又值不了几个钱。有次散步,我偶然发现楼下邻居年近古稀的母亲在拾荒,我的那些硬板纸就有了妥善的去处,送给她。这老奶奶是个闲不住的人,乡下还种着一块自留地。从此,老奶奶就经常给我们送些蔬菜,有时是韭菜,有时是鸡毛菜;冬天还有大头青、卷心菜等,如今,我又吃到了露天菜薹,真是家门口“长出”的幸福味啊!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禁锢在钢筋水泥般的森林里,似乎早已习惯了“不和陌生人说话”,但远亲不如近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居之间的互助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友情,这些点滴的互助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和真诚。(张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