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企协同 深化产教融合 为学生打造多样化成才路径 2023年02月21日  

  “现在我们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里接触到行业里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校企合作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接触行业一线参与项目,是我们难得的锻炼机会。”近日,参与毕业生见习实训的职业院校学生感慨。据了解,2020年以来,我市已经组织发动40家企业,接纳云南楚雄技师学院等160家次职业院校学生共1301人参加见习实训。

  专业发展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技能习得跑不过岗位技术迭代速度、素养培育达不到技能社会建设要求,是很多职业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我市相继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试行)》《宜兴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宜兴市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考核补助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我市积极搭建投用“产教融合园”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达8000万元,通过公开招募企业入驻、校企共建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创新合作模式,目前已引进10家企业、28个名师工作室入驻。并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建设,分别成立中超利永紫砂文化产业学院、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陶创(产业)学院和卓易电商文化产业学院,新设立宜兴市就业实习基地40家,制定《宜兴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试行)》,建成宜兴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家,陶都中专的“陶瓷制作职业体验中心”被评为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

  在此基础上,我市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亨鑫科技、中超电缆等22家企业设立学徒岗位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无锡工艺、宜兴高职校等职业院校在远东电缆、巨能机械等13家企业开展了7批886人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争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项目32个,鼓励学生拓展就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鼓励企业向职业院校购买培训服务,2020年以来,八佰伴、大润发等多家企业与宜兴高职校合作培育高级工593人、技师93人。通过与企业共同打造就业育人体系,实现招生即招工,助推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另一头连着教育。在师资培育方面,我市建立校企合作运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提升,并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制度,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吸引行业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共有9人被认定为江苏省高职类产业教授(兼职)。加大职教名师培养力度,近年来创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团队2个,5人被评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63人在省技能竞赛、教学大赛中获得金牌。其中,《职业学校“流动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等6个课题获评2021年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为更好地服务宜兴高质量发展,下阶段,我市将制定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协调企业、学校和行业同步发力,进一步完善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撑体系。针对宜兴地方产业特色,搭建多元实践模式,实现企业、学校、专家之间更深层合作,真正实现产教对接精准,以职业院校专业链建设支持宜兴产业链发展,有效发挥校企深度合作对宜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产教融合园

  企业导师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