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柿子不了情 2023年01月03日  

  每到深秋或初冬,我总喜欢到山里寻找柿子树,观赏成熟了的柿子。

  只见满树绿叶全部凋零,光秃秃的枝丫上挂满了火红的柿子。一只只圆圆的柿子,色彩艳丽,晶莹剔透,想来果汁肯定甘甜欲滴。

  我与柿子的特殊情怀,来自六十多年前发生的我与柿子间的故事。

  1957年我正式上小学,被编在一年级四班。我一早来到学校,当跨进教室时,迎接我的是班主任老师。老师姓朱,二十岁刚出头,高挑的个子,齐腰的辫子,细长的眼睛,满面笑容,像老师又像姐姐,特别亲切。朱老师把新书和作业本递到我的手里,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是一个学生了,希望你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做作业,做个好学生。”

  那个年代师资严重缺乏,朱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包班老师,所有课程都由她一人教。除了教我们语文和算术外,她还教我们唱歌跳舞,教我们做手工,给我们讲故事,还常带我们到学校边的体育场跑步、做游戏。朱老师和颜悦色,从不发火,即使对很调皮的学生,也不骂人,更不会体罚。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话不亚于圣旨。朱老师的嘱咐,我不仅记得住,而且都能做得到。那年国家正在进行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学校的老教师都不会讲普通话,朱老师却能讲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她先带我们学注音字母,后来又改教拼音字母。又是注音字母又是拼音字母,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道难跨的坎,但我却不觉得难,先是很快掌握了注音字母,后来又准确掌握了拼音字母,而且能熟练运用拼音查字典,认生字,讲普通话,读课外书。

  朱老师常常叫我回答问题,还当众表扬我。朱老师每次家访,都会在大人面前讲我很多好话。大人听了很高兴,我听了更高兴。人都爱听好话,喜欢表扬,尤其是小孩。好话是鼓励,表扬是动力,所以我的表现就更积极,学习就更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就更多。

  一天上午,我犯胃病,胃里的污物都吐在课桌上,实在坚持不了,就偷偷回家了。睡了半天觉,我觉得身体舒服多了,胃也不难受了。不料我眼睛一睁开,见到了朱老师。原来,朱老师听说我病了,一放学,就赶来看望我,还带了五只鲜红的大柿子。她摸了摸我的额头,细致询问了病情,让我安心休息。我心里很激动,不只是为朱老师来看望我,更是为放在枕边的五只柿子。那年头经济条件差,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水果,早已垂涎三尺。老师刚走出门,我就拿起一只柿子,扒开一个口子,吮吸了一下,真甜,甜到心里。于是,我不顾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起来。很快,我就把柿子吃掉了,真好吃,还想吃第二只。

  尴尬出现了,我嘴还没来得及擦,朱老师回来了。只见她手里拿着一盒饼干,连声说:“不好不好,刚知道胃病不能吃柿子,快把柿子给我,换饼干吃……”她话还没有说完,见到我满嘴柿子汁,一副馋猫相,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我既难为情又感动,流下了眼泪。

  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在寒假里我总想着朱老师,觉得短短半个月的假期是多么漫长,希望早一点结束,早一点见到朱老师。第二学期开学,我急急走进教室,见到的却不是朱老师。原来,朱老师结婚了,被调到北京去了。我心里好难受啊。

  六十多年过去了,朱老师应当有八十多岁了吧。她还好吗?还记得我吗?虽然,朱老师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但是我永远忘不了她。

  多少年来,在柿子熟了的时候,我都要到山里看柿子,欣赏柿子一树的灿烂,品尝柿子甘甜的滋味,更是为回忆我和柿子的故事,重温对朱老师的不了情。(史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