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精医技 救死扶伤惠众生 2022年03月22日  

  刀刀剪剪,针针线线,每一个手术都与生命相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为每一项诊治构筑健康防线。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式治疗疾病的科室,手术量大,科室医生们几乎每天都在与手术刀打交道。在一场场无影灯下的特殊战斗中,一把小小的柳叶刀,成了与病魔抗争的武器。面对一次次凶险的病情,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医务人员就如一个个勇士,用细薄的刀尖舞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守护着陶都人民的健康。

  着手成春护健康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科室现拥有多名高级人才,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乳腺钼靶摄影系统、彩色超声等先进诊疗设备,成熟开展腔镜下结直肠癌、胃癌根治术、消化道穿孔、阑尾炎、成人幼儿疝、甲状腺肿瘤、胆囊胆总管结石、保胆取石等微创手术和创伤、危重病例的抢救。

  今年1月,普外科成功开展首例结肠肿瘤伴肝转移肿瘤切除手术。家住官林镇的徐先生因出现便血、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至当地医院就诊,检查B超显示肝右叶病变且腹腔有少量积液,进一步检查CT显示,降结肠占位伴肠梗阻,肝右叶占位。考虑转移灶,腹腔、盆腔少量积液,左肺下叶炎症。经亲友介绍,徐先生慕名至该院问诊。医生详细问诊并结合体格检查提出理想治疗方案: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行根治手术。但考虑到徐先生肿瘤较大,已引起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少等肠梗阻症状,所以需积极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且徐先生结肠占位合并肝脏占位,但肝脏占位为单发的,可一并行手术切除。入院后,科室主任史永光为其制定了微创根治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方案。肝脏手术风险极高,术中、术后可能会出现大出血、胆瘘、感染等症状。在该院副院长、普外科专家周苏君教授和史永光主任精湛的技术及默契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不仅为病人切除了结肠病灶,同时将肝脏病灶一并予以切除。术后,医护人员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在大家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病人平稳恢复,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目前,复查肿瘤指标正常,徐先生已出院。

  水滴石穿,九转功成。近几年,普外科不断拓展腹腔镜微创手术范畴,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在开放式乳腺癌改良根治及保乳术、乳房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大隐静脉曲张激光微创术等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普外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

  精益求精续新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在普外科各种手术中占据主流地位,而单孔腹腔镜手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传统腹腔镜手术腹部可见3至5个穿刺孔,最大孔径在1.2cm左右,愈合后如非瘢痕体质,腹壁表面可出现多个疤痕。目前多孔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各种手术,而单孔腹腔镜术后切口更具有美观性,疼痛大大减轻,创伤更小。追求卓越,臻于至善。近年来,该科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建立了紧密技术合作关系。如今,该院更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单孔腹腔镜临床应用协作单位。

  该院普外科主任史永光介绍,单孔腹腔镜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SILA)、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SILC)、单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SIL—TAPP、SIL—TEP)、单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单孔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等。由于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器械相互之间会形成干扰,容易产生“筷子效应”,手术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需要手术医生具有高超的单孔腹腔镜操作技巧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去年底,史永光联合周苏君主任医师、蒋奕主治医师顺利开展了首例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标志着该院普外科将进入单孔腹腔镜时代。

  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医务人员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力拼搏,精益求精,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梦续写新的篇章。

  (记者 尹 焱 通讯员 吴舟祎)

  □ 科室名片

  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该科室2019年获评无锡市二级医院临床特色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7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1人。目前科室常规开展腔镜下或开放式胃结直肠肿瘤、消化道穿孔、成人及幼儿疝、大隐静脉曲张、甲状腺肿瘤、胆囊胆总管结石、保胆取石及阑尾炎切除等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不断精进,已开展单孔阑尾切除、减孔或单孔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