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像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华瑭医疗器械宜兴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就是依托华平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引入的,项目今年初启动,项目一期预计于8月下旬投产运行。
依托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我市生命健康领域规上企业从2021年的8家快速增至现在的47家。从上游配件到终端销售,宜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依托碧迪、卡尤迪、锐嘉科技等龙头企业优势技术,积极探索医用耗材、体外诊断产品、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国产替代。不久前,宜兴还绘制了“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工作推进图谱”,包含产业链图、未来机遇清单、本地协同清单等内容,将进一步推动靶向招商、强链延链。
借智登高 迈向产业广阔新蓝海
“提升产业韧性与竞争力,宜兴需要重点开辟‘新’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延伸。”市科技局副局长钱曙光表示,科技创新是生命健康产业最鲜明的底色,持续抢抓新技术、新机遇,才能制胜未来。
合成生物被认为是未来产业新核爆点。宜兴生命健康产业持续升温、不断壮大,让合成生物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拓展有了无限可能。在经开区,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的16个实验室单元已全部投用,目前形成了以19位院士、教授为学术带头人,10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研发骨干的专业研发力量,瞄准合成生物学与食品化妆品原料创制、功能食品的生物制造技术与产业化等,进行全产业链化研究,并帮助宜兴引进孵化了6家生命健康领域优质企业。
瞄准技术前沿,宜兴热潮涌动。7月14日,在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与多位业内专家,对企业成立“江南米道健康谷物研究中心”进行了现场论证。未来,该研究中心将在企业现有低GI健康稻米的基础上,加强功能性谷物食品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打开发展新空间。今年3月,全球头部人工智能制药企业英矽智能在宜设立公司,计划建立综合性新药研发中心,让AI辅助自动化药物研发技术落地宜兴。与此同时,宜兴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合作共建的国内首个老年营养食品产业园正加速推进建设,将重点打造食品研发中心、标准制定中心、功效认定中心等八大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记者 倪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