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青山四季春。惊蛰的雷声刚打过,一批批采茶工人便从四面八方来到宜南山区。明前茶,贵如金。对于已经站在茶叶市场顶端的阳羡茶,清明前的这段时光,分秒必争。“茶树刚萌芽,订单就来了。”乾元茶业董事长汤卓敏说。多年来品质积累,市场已经习惯了春天的第一杯茶,就是阳羡茶。
禀赋极佳 底蕴深厚
天目山余脉绵延阳羡境内,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给了阳羡一个分明的四季,也成就了这方“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宝地。
阳羡产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阳羡先民制作的“阳羡紫笋”在唐代时被列为“贡茶”,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茶。阳羡茶不仅得到宫廷帝王的赏识,也倍受历代名士的盛赞。唐代茶仙卢仝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成为千古咏茶名句。
虽同样位于宜南山区,但张渚、湖㳇、西渚、太华的茶各有特色。
素有“金张渚”之称的张渚镇,自古便是宜南山区的商贸中心。旧时,各镇茶叶便在此汇集,造就了宜南山区乃至宜兴最大的茶市。如今,张渚镇西河码头附近,依然云集着大大小小的茶叶商铺,延续着张渚繁华的商贸文化。
“紫砂壶、金沙泉、阳羡茶。”湖㳇是紫砂壶的发源地,是金沙泉的所在地,也是阳羡茶的古产区。湖㳇境内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茶场,他们传承了文人墨客的精致,将湖㳇茶做出了一味文雅。
大觉寺所在地西渚,以禅意入茶,打造出江南地区少有的茶禅文化。
而位于云湖上游的太华,是江苏少数几个拥有一类水资源的地区之一。翠竹环抱的群山之中,高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得天独厚的地下温泉、天然富硒的优质土壤,独一无二的优越环境,造就了太华茶高香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味。绝佳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太华茶的独特味道。太华茶比周边地区早15天开采,并且谷雨以后不采茶,因此以鲜美醇厚在阳羡茶中独树一帜。
品质保障 品牌响亮
好茶更需要好的品牌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放大效益,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四镇依托度假区国家级发展平台,乘着一体化发展东风,将“茶”文章做足、做精、做细,以品质创优、品牌创新,推动茶产业不断壮大。
其中,太华茶企在全镇大力发展茶产业的趋势下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在传承中创新,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发展壮大。声名远播的乾红茶出自于乾元茶场,作为太华镇茶企的开山鼻祖,通过探索创新、提升品质、品牌营销等一系列举措使得乾红茶成为太华镇乃至全市茶叶品牌的“头一份”。茶场用适宜气候条件、口感好、产量高的优良茶树种代替树龄超期的老茶树,使茶叶品质迈上了新台阶。在发展中,乾元茶场逐步找准定位,开始了行之有效的创意营销,不断打响乾红茶品牌。公司开设了乾红早春茶天猫旗舰店,主营宜兴红茶等十几种多个茶叶品种,并借助紫砂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线上品牌捆绑营销模式,打开销路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疫情期间,更是紧紧抓住“直播带货”的黄金期,打响了“少东家笑笑”直播品牌。去年,乾红茶叶网销总额突破1200万元,真正做到产销两旺。
科技创新,是茶企不断突破发展的核心。位于太华镇云湖村的珍香茶场通过升级种植和管理水平,将九香茶叶的名声越做越响。随着茶叶品种和产量增加,对茶叶的加工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需求,茶场投入260余万元,购入全自动理条机和大型烘干机,并为红茶发酵房配备了智能发酵设备。去年,茶场成功实现数字化改造,智慧化管理系统,为茶场管理、茶叶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品质。同时,珍香在茶叶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突破,2016年开始便与扬州大学合作。近年来,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进一步加紧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利用黑茶的紧压茶工艺制作茶饼,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并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后发酵茶的特性,提升附加值,作为珍香茶的一大补充,深受市场青睐。
乘着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东风,阳羡茶也将目标瞄准国外市场。位于太华镇云湖村的太华茶厂坐拥265亩茶园,碧螺春是其主打产品。自成功申报茶叶出口基地,该茶厂便扩大销售渠道,与苏州一家专做出口生意的茶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茶树种植过程中,茶厂按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要求,拔草“全人工”、杀虫“物理化”,全程基本“无农药”,确保了茶叶的原汁原味,检测结果显示 200 多个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位于湖㳇镇的灵谷有机茶场,通过引进乌龙茶种,将阳羡茶和乌龙茶的工艺融合,在保证鲜度的同时,延长茶叶的保质期,这款茶已经通过电商平台,成功出口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