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妈67岁,从认识她开始,印象里的她永远生机勃勃。她爱打扮,每天都要搭配不同的衣服上班,是紫砂工艺厂有名的“妖娆女人”;她爱干净,一有时间就打扫卫生,家里永远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她喜欢做菜,经常研究各种新式菜肴的做法,变着花样给家人做好吃的;在还没有流行“ins风”的二十多年前,干妈就已经把家具漆成白色,让人感受到她超前的审美意识……
退休后的干妈不跳广场舞,也不找第二职业,偶尔和同事聚会吃饭聊天,更多的时候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创作自己喜欢的壶型,盯着手机追追青春剧,很多流行词语她也是张口就来。“人老是自然规律,但是心态一定不能老,所以要多和年轻人在一起,人才会有活力。”这是她的口头禅。
在宜兴的风俗里,干女儿每逢端午、中秋、春节都要去干妈家送节礼。干妈总是提前为我炖煮好热乎乎的红枣汤,在聊天过程中,她曾经流露出对传统的走亲访友方式导致大家身心疲惫的一些看法。
五年前,我正在上高中,妈妈工作又非常忙碌。善解人意的干妈说:“现在大家工作、学习都很辛苦,咱们要率先打破传统,以后就新年来一次就好,千万不要带什么礼物啊,咱们要新式过年。”
妈妈不好意思,那一年的新年照样拎着礼物去。干妈非常干脆地说:“再这样不听话,下次我不开门了哈。我们主打见见面聊聊天,你们来我就很开心了。”这下轮到我承诺了:“知道了,我的洋气干妈。”
后来的新年,我们就带着简单的礼物——一束鲜花,上门给干妈拜年。知道干妈喜欢素雅简洁,我去花店挑选百合、粉玫瑰、冰淇淋桔梗等鲜花,老板娘总是说:“六十多岁的人,按理应该是喜欢热烈喜庆的红色、黄色,你干妈倒是年轻人的审美风格。”
收到鲜花后的干妈非常开心,拍着我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大家简单一点,多好。”干妈把鲜花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一边闻着鲜花的香味,一边拿出新买的衣服一件件穿给我看,还让我教她手机拍照怎么好看、怎么显瘦。那一刻的干妈,就像小姑娘一样可爱。
现在的我上大学了,也算半接触社会,常常觉得“想做的事”总在变换,而“该做的事”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去支配。于是在人情世故里,越发觉得干妈的新式拜年法非常正确,与其拎着大包小包上门、礼尚往来地回礼,她提倡的拜年方式既简单高雅,又省去了不少繁文缛节。干妈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让她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成为退休老人里的一股清流。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心态,最心安的感情是惦念。这个新年,我准备挑选一束粉色的澳梅送给干妈,祝愿她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粉粉的少女心。(周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