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圈旅游 2024年12月16日  

  ■ 孙建兴

  有一种旅游,足不出户,便可周游世界。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大把的金钱,照样收获满满。身未动,心已远。这种旅游,就是去朋友圈旅游。

  我的圈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同学同事,大多和我一样,当老师的。一类是家长,职业五花八门,做什么的都有。所以,我的朋友圈总是精彩纷呈。

  假期是出游的高峰,人们满世界跑。此时的朋友圈以景点照为主,美景美人美食扎堆,虽说拍摄水平良莠不齐,但景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是精华,值得一看。自己去过的,有故地重游、温故知新之感;还未成行的,正好先睹为快神游一番。有些圈友是有心人,除了介绍见闻,还分享所感。有位初中英语老师喜欢骑行,每到一处除了上照,必口占一绝,虽说即兴而为,诗作未必上乘,但诗歌配美图,倒是令人耳目一新,圈粉无数。有位圈友两次进藏,一次随团,一次自驾,他将两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浓缩成百字小文,与君共享,堪称进藏旅游的“宝典”,值得收藏。

  还有些圈友喜欢分享旅途中的突发事件,借以提醒各位。有位朋友在机场丢了行李,她写道:万万没想到电影里的剧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到达目的地才发现,行李箱被人误拿了,好在联系到了那“傻缺”,顺丰寄过来了,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我赶紧问道:如何找到的?她条分缕析倾囊相授,我受益匪浅。那年夏天,几位同事去四川旅游,晚上刚睡下,地震了。朋友圈就一行文字:旅游赶上地震,加几个哭脸的表情符号。我回:快上图!他说:四个人都没拿手机,穿着裤衩就跑到大街上,现在已平安返回旅店。我回:这辈子值了,加三个“大拇指”。他说:吓死宝宝了,不想有第二次。

  有些圈友与我一样,懒得出远门,但家门口同样有风景。热爱晨跑的,去长江边观日出,去公园看一朵荷花的盛开,去田野听一声犹如天籁的鸟鸣,再配上文字与音乐做成美片,令人耳目一新,一天都有好心情。有位跑友坚持每天打卡,再附上几句心得。前天是: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最完美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没放弃成长。连续打卡第1192天。今天是:少言是一种善良和修养,不争是一种境界与格局。连续打卡第N天。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动。有位喜欢佛学的朋友,每天清晨打坐,再推荐一篇精致的养心小文,如:“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吃亏养德,忍耐养心。”“一个人开心的三把钥匙:情看淡,人善忘,心放宽。”细细品味,余韵悠长。

  因忝列无锡市作协,故圈中多了数位作家朋友。有的是报刊编辑,隔三差五发篇美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之获益颇多。有的是公司职员,将自己刚完稿的作品与朋友分享,我读之竟也灵感爆棚文如泉涌。有的是公务员,将自己正在看的书推荐给圈友。有喜欢历史的,有喜欢哲学的,还有研究易经和时令节气的,所荐书目专业性较强。我是杂食性动物,只要是好书,一律照单全收。有的新书刚上架,我便下单购回。同事不解,说我闲居斗室,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单位就是菜场,哪来的新书信息。我笑而不语。

  干净而雅致的朋友圈,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神游圈中,是种享受,更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