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舍友 2024年11月21日  

  知己难得,知音难觅。而我却有幸拥有很多知己,那是我大学的舍友们。

  那时,我们宿舍共有八个人。小岚睡在我邻床,但她不爱说话,宿舍其他姐妹也就不主动和她攀谈。军训结束后的一天下午,小岚收到一封电报:父亲病重,速归。那时还没有出租车,那个点公交车也没有了,我们宿舍其他七姐妹分头行动,迅速借来几辆自行车,一人带着一个直奔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姐妹们分工明确,有人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陪着小岚,有人负责排队买车票,还有人去超市买来了面包、火腿肠和饮料,让小岚带着在车上吃。那天我们都没说话,只是默默陪着她等火车。等把她送上火车后,我们七个才在候车室的椅子上躺了一会儿,天将亮时,我们又骑车返回。

  两周后,小岚返校,其父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也有好转。小岚那天第一次对我们打开了话匣子,对我们说了她的故事:高考前她骑车不小心摔伤了,住了半个月院,出院后在家养了一个月,耽误了复习,影响了心情,所以高考考得不好。拿到我们学校录取通知书时,她压根不想来,她想复读明年再考,但她父母不想让她复读,怕第二年她的心理压力更大,连我们学校也考不上。最后她和家人商量,先来我们学校待几天看看,感觉不好就再回去复读。

  小岚说,刚来那几天,她特别不适应,越看学校觉得越烦,几次想回去复读,要不是父亲病重时宿舍姐妹们对她的帮助,她或许早回去复读了。我们学校不是她理想的大学,但她却在这里结识了最理想的舍友,所以她决定留下来。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宿舍八姐妹在一起玩过、闹过、疯狂过,当然也努力学习过。教室、图书馆、宿舍、餐厅,校园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我们太多青春的过往。时间久了,天南海北的我们连口头禅都一样,各自的方言更是杂糅在一起,衣服也混着穿,渐渐处成了一家人。

  每一晚宿舍熄灯铃响过,我们八姐妹还要在床上“卧谈”很久,我们也常常裹着毛巾被坐在宿舍阳台的马扎上边看星星边聊天,一次次憧憬毕业后的情景。后来,小岚顺利考研,毕业后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八姐妹群里聊天,她依然会说,幸亏当年错过了第一志愿,否则她将会错过宿舍这么好的姐妹。

  其实大家的内心都一样,当时入学时,总觉得学校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可却遇到了最理想的舍友,毕业后,想起当年的宿舍姐妹,又觉得母校无比亲切,无可替代。(马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