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
古典诗词的美,如同时间长河一样源远流长,国学大师袁行霈先生编著的《好诗不厌百回读》,就是一本专门用于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著作。书中收录了从《诗经》开始至纳兰词收尾的五十首古典名篇。在书中,袁行霈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细腻的诗词感悟,逐字逐句剖析诗词的美妙之处,让读者重新审视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诗作。
作者以《诗经·汉广》开篇,深入剖析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阐述比喻的灵活运用,把《诗经》的艺术特色简明扼要地介绍出来,既体现着《诗经》的文学之美,也展示出先生厚重的文学储备。袁行霈先生的诗词赏读,每个篇章都不长,精炼平实的文字里细枝末节面面俱到,每一首诗作的解读,他都力求旁征博引地把与其相关联的内容一并呈现。如在《迢迢牵牛星》这一篇章中,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故事,作者这样写道:“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训》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李善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像这样的记述还有很多。读完赏析,豁然开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为欣赏诗词的意境之美增添了妙处。
鉴赏古典诗词,作者也未拘泥于诗作本身的文学成就,还从诗人的生平经历,诗词创作的背景等多维度全面介绍相关知识。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以王勃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所处的环境为切入点,细致而深入地分析其艺术魅力,让读者领略到诗人的文学成就与个人成长以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文学作品,袁行霈先生也均以全方位的视角给予深度解析,还原历史时光,追寻千年岁月的诗意。
诗无达诂,这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好诗不厌百回读”,这本书的标题在作者的鉴赏之旅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袁行霈先生对每一首经典诗词的赏析过程,就是一次发现美、挖掘美、感悟美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品鉴,更是对心灵的一次美学净化,从诗作中体味生活的多姿多彩,触动精神世界的感应,启发我们体会生活的道理。
(陈 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