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闪耀,催人奋进。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铺开新时代宜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壮阔画卷,我们可以看到阔步前行的豪迈姿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荡陶都大地,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主基调”、行动上的“指南针”。
回望来时路,郁郁芳华;昂首新征程,大道霞光。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守正创新担使命,凝心聚力奏强音,为拼出“宜兴速度”、全力突破跨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旗帜引领前行,筑牢理想信念“主心骨”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全市上下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让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我市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始终抓牢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巡学旁听制度,创新开展联学共建试点,不断规范改进学习方式,持续提升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抓紧抓牢“学思想”学习任务,扎实推动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学懂弄通做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12个学习专题和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18次,其中实地调研、集体研讨11次,交流发言132人次,撰写调研报告22篇。全市巡学旁听实现全覆盖,12个板块和部门开展联学共建试点。
创新宣讲教育形式,更能让理论宣传普及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百姓名嘴”主题活动,结合“我是冬训主讲人”系列活动,选拔产生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讲人才260余名,制作推出了一系列主题丰富、内容新颖的微视频、新课程,拓展基层宣讲宣传的内容资源和师资储备。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加强青少年“四史”教育,开展党史宣讲300余场。精心做好基层宣讲骨干培优育强,3名选手在无锡“百姓名嘴”风采展示决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深化“青年主播说”网络品牌建设,策划推出微主题短视频100余个,网上矩阵传播效应进一步显现。持续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强国主播团”全省基层行首站活动在宜启动,我市选手荣获无锡市“学习达人”总决赛一等奖、省决赛三等奖。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奋楫笃行开创新局。一场场热气腾腾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感而发的思想交流,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创新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基层每一处“神经末梢”。“新思想直播间”理论学习品牌成功入选中宣部推广案例,“理润陶都”“青年主播说”等理论传播产品取得良好反响,全市上下在学思践悟中思想根基筑得更牢、奋进动力愈加强劲。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市还创新实施“理润陶都”新思想宣讲团进高校项目,持续深化“新思想学习联盟”校地合作共建,推出“田野上的党史课”等特色品牌活动,在产学研融合、人才招引、资源共建等方面多维发力,开展兼具理论高度、国际视野、宜兴实践的调查研究,以“理论之桨”“实践之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宜兴新实践迈上新台阶。
巩固传播阵地,强化思想舆论“主基调”
讲述好宜兴故事、传播好宜兴声音、树立好宜兴形象,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联合省台策划创作的《潮起东方 寻找百强“共富”密码》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推出全省县级市首个“理论宣讲+沉浸式体验”节目《新思想直播间》……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擂响“定音鼓”、唱响“主旋律”,为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市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利用媒体矩阵办好“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等专题专栏,浓墨重彩地推出一大批有亮点、有分量、有温度、接地气的重点报道。去年以来,更是相继推出抢占“智”高点、民生微幸福、农村安全路等系列报道50余组,持续向外界传递宜兴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澎湃动力。
在立体多样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我市媒体融合效应也在加速释放。市融媒体中心获评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综合评估“优秀等次”。优异“成绩单”的背后,是宜兴建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铿锵步伐。近年来,我市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可扫码的报纸、看得见的广播、能交流的电视”功能,巩固扩大“宜兴发布”头部引领优势,综合发挥“看宜兴”新媒体矩阵传播效应,不断丰富服务事项,全力提升平台质效。去年,“宜兴发布”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位居无锡大市第二,“看宜兴”客户端完成功能整合,舆论引导、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网粉丝总数超190万。(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