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荣: 退伍不褪色 “深耕”社区护平安 2023年11月09日  

  □见习记者 宋浣竹

  最近,在市公安局十里牌派出所巷头警务室,之前因歌厅提前退租而弄得不愉快的汤女士和黄女士,经过社区民警的耐心说理和劝导,两人终于解开心结。“之前是我们太冲动,多亏刘警官做工作,才让事情圆满解决。”汤女士说。

  汤女士口中的刘警官,是市公安局十里牌派出所巷头社区民警刘勇荣。刘勇荣是江西抚州人,2018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宜兴公安系统工作,两年后从刑侦民警转为社区民警。作为最接近群众的警种,如何贴近群众、获得理解和信任,是社区民警的必备技能,而这些对初到社区,又并非本地人的刘勇荣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他一有时间便穿梭在巷头社区各个小区、场所之间,哪里有纠纷、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王阿姨,您这是上街去买菜吗?骑电瓶车注意安全啊!”“周伯,您家里漏水的情况后来解决了吗,需要帮忙就给我打电话!”……渐渐的,宜城街道巷头社区的居民熟悉了这位风雨无阻的“老朋友”,待人亲和、办事公正,是居民们对他公认的评价,他也从“局外人”成为巷头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巷头社区地处城区北郊城乡接合部,是个典型的多元化社区,辖区流动人口比例近四分之一,小商品市场、歌厅、餐厅等场所多且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如何维护社区稳定?“只有身子前倾、主动靠前,才能化矛盾、除隐患。”这是刘勇荣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对此,他积极探索,在将智慧警务成果融合传统工作手段,借助所内情报信息系统,主动分析、靠前作为的同时,还在平时加强安全检查,提醒居民注意防盗、检查小区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并在夜间加强对“夜经济”场所的巡逻,排查纠纷隐患……他始终将安全工作深入到细枝末节。“有刘警官在,我们都很安心。”巷头社区居民汤国君说。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更新,加强反诈宣传,筑牢反诈“防火墙”,也成为刘勇荣的工作重心。不久前,巷头社区开五金店的杨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无锡某监狱队长打来的电话,对方称急需购买一批设备用于演练,让杨某先垫付资金。在得知杨某已经向对方汇款后,刘勇荣第一时间上门寻找杨某,又先后打了20多次电话,最终联系上身在外地的杨某,刘勇荣立即将杨某劝返,并将他领到十里牌派出所。当看到刘勇荣展示的证据及相似的受骗案例后,杨某这才幡然醒悟:“真没想到电信诈骗居然会发生到我身上,我差点又给他们转去10万元!”于是,杨某赶紧中止交易,避免了损失扩大。为了帮助社区居民守住钱袋子,刘勇荣一有时间,便邀请居民走进警务室,向他们讲解如何防御新型诈骗手段,并联合巷头社区的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提高居民的反诈“免疫力”。

  坚持不懈的付出,让刘勇荣收获了群众的信任。自他来到巷头警务室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110余起,“得到群众的支持,是我作为社区民警的光荣和动力。”刘勇荣说,他乡亦故乡,他将继续努力,做社区居民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