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乡愁发给你 2022年12月28日  

  如果我想念农村老家了,就会请母亲用手机拍些老家的照片传我,聊慰我的乡愁。

  母亲住在农村老家,自从我教会她用手机拍照和发朋友圈后,她在劳作之余,喜欢将家前屋后的美景拍上几张照片,偶尔也发到朋友圈。

  母亲和我分居两地,因为疫情原因,我已好久没有回家。母亲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总会勾起我的缕缕乡愁。如果我想看看老家的某个地方,就会请母亲拍些照片发给我,让我聊慰愁肠。

  那天吃过晚饭,我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想家了。我问她,家门前的柿子树挂果了没有?我很想看看柿子树挂果的盛景。母亲听后哈哈一笑说,柿子树今年结满了柿子,树枝都被压弯了,明天一早我就拍几张照片发给你。

  第二天,我还没有起床,手机就发出了“嘀嘀”声。我打开一看,是母亲发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老家门前的柿子树缀满了黄澄澄的柿子,柿子叶上还滚动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我上次在家,还是柿子树开花的季节。离家这么久,从照片上再见柿子树,已经挂满了果。对我来说,于这柿子树,我是遇见了开头,却错过了结尾。幸亏有母亲的照片,我总算在屏幕上目睹了它的盛景。

  柿子树秋天挂果的景象,并不算稀有,在我居住的小区大院里就有一棵。邻居丁姐已经退休,每年春天,她总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给她栽种的柿子树培土施肥,等到秋天柿子成熟了,每当有邻居从旁边经过,丁姐就搬来凳子,站在高处摘下几只,分享她的收获。

  虽然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丁姐家的那棵柿子树,但老家门前的柿子树衬托的秋景,与这里的不同。看到母亲发来的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柿子树下,有我儿时追逐蜻蜓的身影;那打谷场上,为了一只蝴蝶,我曾经怎样赤脚奔跑。我似乎还能听见,老家门前的空地上,回荡着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吆喝。

  除了柿子树,我最难忘的,是老家后塘埂上的那块旱地,母亲每年总要种上几垄红薯和玉米。记得儿时放学回家,每当我走进那块玉米地,看着笔直挺立的玉米秆,我总想掰上几支玉米棒子带回家。玉米棒子的脑袋上长满了胡须,柔软而细长。小时候,我常缠着父亲用玉米粒做爆米花。我离开家乡多年了,现在在街头偶尔还会看见爆米花,但再也尝不到儿时那种甜丝丝的感觉了。

  除了玉米,在塘埂上,母亲最爱种的就是红薯。那天傍晚,母亲在塘埂上挖红薯时,又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当时,我正在家里伏案读着苏轼的诗:“岂无良田,膴膴平陆。兽踪交缔,鸟喙谐穆。惊麏朝射,猛豨夜逐。芋羹薯糜,以饱耆宿。”我不禁暗暗叫绝,母亲和我,竟然在时空里相遇,她在老家挖着红薯,而我在读着写红薯的诗。

  母亲拍的照片里的红薯红润硕大,这为老家的秋天增添了一份喜悦的色彩。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留一些红薯在地里,等我回家和她一起挖。因为虽然母亲可以把乡愁发给我,但长久离别之后,我想闻一闻家乡的味道,最好能陪着母亲去塘埂上挖几个红薯,或者从家门口的柿子树上摘几只柿子。对老家在农村的我或很多城里人来说,都有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钱永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