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琳俊
7月底,《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宜兴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事项清单》发布。其中,《行动方案》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30个方面,共有70个子项;《事项清单》列出183条具体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为进一步优化宜兴营商环境绘就了新版“路线图”、制定了细化“任务书”。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密钥”。从2012年到2022年,在“营商课”大考中,宜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2022年6月,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6万户,较2012年增加近10万户;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排名节节攀升,2019年居无锡各板块首位,2020年入围“中国营商环境特色评选50强”,2021年名列全省第5位;今年4月,我市被列为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在“高手如林”的长三角地区,连续多年位列百强县“头部”阵营,宜兴深切地感受到:优质的营商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从顶层设计的创新破题着手,持续出台《关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推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深化推进资本经营工作”“科技创新30条”“宜兴市创新型企业‘雁阵’培育计划”等一揽子奖补性政策。从2019年开始,我市已连续4年发布《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4.0版本”突出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面对新一轮发展浪潮,宜兴将致力打造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投资福地和发展高地。
日前,在市民中心“企业开办一件事联办”专窗,前来办理企业注册的钱女士,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新鲜“出炉”的免费公章和一沓厚厚的开业资料,这时距离她提交申请材料还不到2个小时。十年间,执照申领、公章刻制、税务申报、银行预约开户、社保和公积金存缴登记6个环节被整合至1个窗口,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从15天、到3天、再到0.5天和最快2小时的“极限”压缩。目前,我市企业开办0.5天办结率保持在98%以上。
企业开办“加速跑”,折射出我市减环节、优流程、强集成的政务服务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开展“政务服务进银行网点”活动,以环境优越、服务半径合理、人流量大的10家银行网点为试点,打造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驿站”。目前,包括新设立企业网上申报、企业登记档案网上自主查询等9类26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银行网点办理,387个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银行网点自主申报。同时,我市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县(区)实现线上线下“跨省通办”,企业登记、注销等事项实现异地可办,全面推进“网上有通道、线下有专窗、自助有终端”的“跨域”办理模式。
“梧桐长成林、金凤飞来栖”。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宜兴正日益成为聚集各方宾朋创新创业的“沃土”。在环科园,投资103亿元的超级陶瓷电容与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从初次接洽到正式签约,只用了3个月。紧随其后,项目35天完成土地摘牌、80天启动建设,刷新纪录的高效率服务,让投资方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为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审批,去年,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等12个职能部门,组建重点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工作专班,成为项目“金牌管家”,在提供“组团式”跟踪服务的同时,探索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今年1—6月,我市203个市重点投资项目已核发施工许可证147张。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我市“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从2017年的首批88项,增长至目前的1437项。宜兴已打造出模拟审批、联合审查、综合审批、拿地即开工等4种审批服务模式,探索采用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告知承诺等11项创新举措支撑项目审批办理。
不久前,江苏碧诺环保有限公司收到了中亚互联(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的邀约,双方将在哈萨克斯坦多个污泥和畜禽粪污处理项目上达成合作。这份来自海外市场的“捷报”,得益于今年7月举行的宜兴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推进会。会上,宜兴38家环保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组织成立国际化联盟;市商务局搭建巴基斯坦、越南等6个海外环保产业发展联络处,邀请有广泛资源的机构和友人成为海外顾问。
全力护航环保企业“抱团出海”,是宜兴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2020年,我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创建了“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2021年,《关于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意见》出台,真金白银支持外资企业发展、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新常态下,一个个涉外部门也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宜兴海关聚焦“专精特新”“一带一路”和RCEP等重点企业,加强信用政策宣贯、开展摸底调研,助力企业进出口保稳提质;市商务局成立外资工作专班、选定外贸服务专员,“全生命周期”跟踪项目,“全场景式”服务企业,不断强化海关、税务、外管等涉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政策发力、服务给力。十年间,我市共建成省级公共海外仓4家,7家企业获海关AEO高级认证。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规模创半年度历史最高水平。